合同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它记录了各方之间的协议和承诺,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各方的权益。对债权来说,当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中的义务时,可以用合同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债权。但是,凭借合同证明债权并不是万无一失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合同要具备正当性。即合同的签订必须遵从法律的相关规定,否则合同无效,不能作为证明债权的依据。例如:一些过于苛刻或违法的合同条款会被视为无效的义务条款,因为这样的条款不仅有违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而且违反了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同样的,如果合同是受到欺诈、胁迫或其他非法行为的影响下签订的,该合同也是无效的。
其次,合同要具备明确的债权义务。债权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当事人的债权与义务,包括债权的主体、范围、期限和价值等方面的明确规定。这些内容必须能够证明双方确实存在债务关系,并明确规定了如何履行债务,以及如何获得债权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合同要具备可执行性。债权要凭合同证明,就需要确保该合同可以得到执行。这意味着合同规定的债权和付款义务必须具有执行力。如果对方无法履行其承诺,那么考虑起诉或其他法律追偿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四,合同要具备合法证据性。要凭合同证明债权,必须能够证明合同在签订时双方已经完全理解合同的内容并互相同意了条款。因此,一方必须保存与合同有关的证据,例如签订日期、签订地点、双方签名、合同时见证人的证言等,以证明合法证据性。
总之,凭借合同证明债权并不是问题简单的事情,需要确保合同的正当性、明确的债权义务、可执行性和合法证据性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只有这样,当事人才能够在法律程序中充分利用合同证据来维护自己合法的债权。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