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纠纷起诉书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需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要求撰写,核心内容包括以下要素:
一、标题与当事人信息
1. 标题:居中写明“民事起诉状”。
2. 当事人信息:
- 原告:姓名/名称、性别/法定代表人、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联系方式。
- 被告:同上,信息不全时可注明“具体信息由法院调取”。
二、诉讼请求
明确具体主张,例如:
1. 判令被告继续履行合同第X条约定的XX义务;
2. 判令被告支付违约金XX元(需注明计算依据,如合同约定或LPR的X倍);
3. 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注:金钱债务需列明利息计算标准(如LPR的1.5倍计算至实际清偿日)。*
三、事实与理由
1. 合同订立:写明合同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如标的、价款、履行期限),附合同编号;
2. 违约事实:详细描述被告违约行为(如未按期交货、质量不达标),引用具体条款;
3. 因果关系:说明违约导致的直接损失(如停工损失、预期利润);
4. 法律依据:引用《民法典》第577条(违约责任)、第584条(损失赔偿范围)等条款。
四、证据清单
列明证据名称及证明目的,例如:
1. 《XX合同》原件(证明合同关系);
2. 验收报告(证明质量不合格);
3. 往来函件(证明催告履行过程)。
五、其他要求
1. 管辖法院:注明“根据合同第X条约定由XX法院管辖”或依《民事诉讼法》第24条(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2. 签字盖章:自然人需手写签名,法人需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
3. 副本提交:按被告人数+1份准备。
扩展要点:*
涉商事仲裁条款时,需先申请仲裁(《仲裁法》第5条);
电子合同纠纷需举证签署过程(《电子签名法》第8条);
时效抗辩风险: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自知道权利受损日起算。
起诉状应避免情绪化表述,事实部分需与证据一一对应。建议起诉前发律师函固定证据,必要时申请财产保全。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