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合同诈骗是指开发商在签署房屋购买合同时,故意隐瞒或虚假陈述有关交付房屋、商品房产权性质、面积、周边环境等情况,从而导致购房人受到经济损失的一种违法行为。如果遇到开发商合同诈骗,购房人应该如何进行?相应的赔付方式有哪些?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调查证据
首先,购房人在发现开发商合同诈骗之后,应该尽快调查相关证据。购房人可以通过收集所有与房屋交易有关的文件、证件、合同等来证明房屋的实际面积、产权性质、周边环境等与开发商所承诺的信息出入严重,从而进一步证实开发商存在合同诈骗的行为。
二、协商解决
如果购房人证实了开发商存在合同诈骗的行为,下一步则应该与开发商进行协商解决。有些开发商在被揭露后,愿意与购房人协商解决并按照实际房屋面积等情况重新签订合同,并进行适当的补偿,此时,购房人可以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并要求合理的赔偿方案。如果双方协商成功,可通过重新签订合同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获得相应的赔偿金。
三、和解协议
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由于起诉开发商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时间,因此在起诉前,购房人可以与开发商进行调解或和解协议。和解协议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或诉讼前与对方达成某种协议,以双方的意愿解决争议,并告知法院,以免进行法院审理。和解协议可以在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同时,得到合适的赔偿方案。
四、诉讼赔偿
如果此时未能解决争端,购房人则可以采取诉讼赔偿的方式进行。从法律上讲,购房人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金、折价赔偿、赔偿商业损失等经济赔偿责任,还可以要求将房屋退换、解除合同等。如果开发商的行为对购房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则购房人有权要求交纳赔偿金。
综上所述,购房人需要在发现开发商合同诈骗后尽快调查证据,与开发商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和解协议,最后如果无法得到合理赔偿,可以采取诉讼赔偿方式进行,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