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费是指子女对父母或者配偶进行的法定赡养支出。在我国法律中,关于赡养费的计算规定主要包括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
一、婚姻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夫妻离婚后对子女抚养、教育的费用应当由双方父母承担。父母当事人应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分别承担。如果一方父母能力较差,致使难以承担抚养、教育费用的,另一方父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一方父母对抚养、教育费用不履行责任的,另一方父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细则》第63条规定,夫妻离婚后,一方父母在监护权范围内对未成年孙子女进行抚养的,应当从自己的收入中按比例承担抚养费。如果收入较少,至使不能承担孙子女抚养费的,对方父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0条规定,成年子女、未成年子女对父母应当给予法定赡养。父母需要赡养的,成年子女应当给予必要的赡养,有能力的未成年子女亦应当给予必要的赡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第26条规定,成年子女应当依照老年人财产状况和其赡养能力向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法院申请确定赡养费标准和支付赡养费的方式和期限;未成年子女可以由父母代为提出。
三、民法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9条规定,成年人的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生活的,有权请求其子女给予必要的赡养。父母需要赡养的,子女应当给予必要的赡养。子女不得以要求父母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转让给自己作为赡养费。
民法典还规定,如果子女违反赡养义务,致使父母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可以要求子女依法给予相应的抚养、赡养。如果子女违反赡养义务,致使父母损失的,父母有权要求补偿。
综上所述,赡养费的计算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一般按照父母的生活需求、年龄、身体状况、子女的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当然,在计算赡养费时,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合理的原则,既保障父母的生活需要,也不过分损害子女的利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