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婚姻家庭 >> 抚养 >> 百科详情

四川超生抚养费怎么算

2024-04-19 婚姻家庭 责编:爱法小站 1091浏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独生子女且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夫妇生育超过一个子女的,应当交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按照当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以内确定,并根据超生子女的年龄、教育和生活需求等情况进行适当浮动。

四川超生抚养费怎么算

提供具体的四川省超生抚养费计算标准如下:

以成都市为例,根据2019年的数据,成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42元。以此为基数,社会抚养费标准为:36942元 × 3倍 = 110826元

根据《四川省规定》规定,四川省超生抚养费标准:110826元/人。

例如,对于一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夫妻,已经有一个孩子,再生一个孩子,则需要交纳的超生抚养费为:110826元/人 × 1人 = 110826元。

同时,超生抚养费可以通过一次性缴纳或者分期缴纳的方式支付,具体缴纳方式由当地计生部门制定。

总之,超生抚养费是对于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的一种惩罚性措施,希望那些有意或无意违反计生政策的夫妻们能够引以为戒,遵守计划生育法规。

文章标签:抚养费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在外地起诉抚养权需依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管辖规则和程序进行,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及法律依据: 一、确定管辖法院1. 被告住所地管辖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户籍地或经常
    2025-07-25 5889浏览
  • 收到抚养费判决书后的执行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确认判决生效1. 等待生效期:一审判决书送达后,若双方未在15日内上诉(涉外案件为30日),判决即生效。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立即生效。2. 开具生效证明:向作出
    2025-07-24 判决书 6954浏览
  • 在中国农村地区,离婚时的抚养费问题需结合《民法典》及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具体包括以下要点:1.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085条,父母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具体金额和期
    2025-07-23 抚养费 5128浏览
  • 陕西省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费的确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综合判定。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法律依据1. 《民法典》第1085条 明确规定抚养费应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
    2025-07-22 抚养费 6911浏览
  • 栏目推荐
  • 赡养费的数额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下为关键考量因素及扩展说明: 1. 法律依据与地区差异 我国《民法典》第1067条及《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赡养费需保障被赡养人基本生活,同时考虑赡养人经
    2025-07-22 赡养费 2513浏览
  • 录制视频遗嘱需遵循法律效力与严谨性要求,以下为关键要点及扩展说明: 1. 法律生效要件 - 主体资格:立遗嘱人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存在精神疾病史,建议提前取得专业医疗机构出具的认知能
    2025-07-21 8449浏览
  • 离婚的财产分割在法律上需同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军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特殊规定,其核心原则是兼顾军人特殊权益与夫妻共同财产平等分配。具体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下:
    2025-07-21 5604浏览
  • 栏目热点
  • 未婚父亲抚养费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并依据中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判定:1.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071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等权利,父母均有抚养义务。抚养费标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戈伟如为什么拒绝赡养费

    查看详情

    戈伟如为什么拒绝赡养费
  • 死后没有遗嘱吗为什么

    查看详情

    死后没有遗嘱吗为什么
  • 全站推荐
  • 郑州市婚姻登记所需材料及流程如下:1. 双方明 内地居民需提供有效原件及复印件(临时有效)。 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需包含户主页、本人页,婚姻状况栏须注明“未婚”“离婚”或“丧偶”)。若未更新,需提前到户籍部
    2025-08-14 6253浏览
  • 外观专利转让需遵循法定程序,主要涉及《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1. 确认专利权有效性 转让前需核查专利法律状态,确保专利处于授权有效期内且未质押、冻结。可通过中国专
    2025-08-14 3479浏览
  • 二手房销售合同纠纷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法律手段和协商策略。以下是常见的解决方法和法律要点:1. 协商解决 买卖双方可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及时解决争议。协商时需明确争议焦点,如房价、交房时间、房屋
    2025-08-14 9489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