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婚前财产的分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婚前财产指的是在婚姻关系成立前,双方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股票等。下面是关于婚前财产如何分割的详细介绍:
一、婚前财产的确定
在离婚时,双方应先明确各自的婚前财产,以便正确分割。婚前财产的确认应以法定证据为准,如房产证、存折、股票账户、车辆登记证等文件。如果双方对婚前财产的归属存在争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婚前财产的分割原则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离婚时应按照“法定财产制”进行财产的分割。夫妻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按份分割。婚前财产的分割原则:原则是在不损害共同生活必需品的情况下,各自保留各自的婚前财产。夫妻一方所有的婚前财产,应当由其所有,并不对另一方产生任何权利和义务。
三、婚前财产的归属
夫妻离婚后,婚前财产的归属同样需要按照情况具体进行判断。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当事人在结婚前是否签订了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在婚姻登记前签订了婚前财产协议,协议约定的财产分割原则应当依据协议条款进行。
如果在婚前没有签订财产分割协议,那么婚前财产的归属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分:
1、对于一方拥有的增值部分(如房产、股票等),既要考虑其财产贡献,也要考虑同居期间共同财产的增值幅度;
2、对于一方拥有的自用财产(如个人收入购置的房产、车辆等),如果另一方未曾参与任何经济活动或未曾给予任何帮助,那么该财产仍属于支配者的婚前财产,并不应该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四、婚前财产的申报和证明
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如实申报婚前财产,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果一方未能如实申报婚前财产,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或者申请调取相关银行、地产等机构的证明材料。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在婚前应谨慎地处理自己的财产问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要共同维护婚姻财产的合法权益,离婚时应在法定范围内合理解决财产问题,避免双方因财产问题而进一步恶化关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