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入职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范。常见的劳动合同类型及注意事项如下:
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约定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适合短期或项目制用工。合同到期后可续签或终止,若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劳动者有权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雇主终止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N或2N)。
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明确终止时间,保障劳动者长期就业稳定性。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应签订:
- 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 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第三次续签;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订立书面合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适用于阶段性工作(如工程项目),任务完成即合同终止。需明确约定任务验收标准,终止时雇主仍需支付经济补偿。
4. 劳务派遣合同
由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实际用工单位通过派遣协议使用劳动力。需注意:
- 用工单位仅承担用工管理责任,社保由派遣单位缴纳;
- 派遣岗位应满足“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要求;
- 劳动者权益受损时可向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主张。
其他注意事项:
必备条款:合同须包含工作内容、地点、薪资、工时、社保等核心条款,缺失可能导致合同部分无效。
试用期规则:合同期限3个月~1年的,试用期≤1个月;1~3年的,≤2个月;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6个月。薪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80%或当地最低工资。
竞业限制与保密协议:高管或涉密岗位可约定离职后竞业限制,期限≤2年,雇主需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通常为离职前工资的30%~60%)。
风险提示:
企业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
劳动者签字前应核对薪资、岗位等关键条款与offer的一致性;
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建议劳动者保留合同原件,发生争议时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