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骨折的鉴定流程如下:
1. 及时上报工伤事故
当发生工伤事故导致员工骨折时,应立即向单位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工伤事故报告。如果是在外出执行公务时发生的工伤,也应该及时向单位报告。
2. 及时就医并保存相关证明
员工应尽快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并保存好诊断证明、病历、X光片等相关医疗证明材料。这些都是工伤鉴定的重要依据。
3. 申请工伤鉴定
员工可以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应当在15日内完成调查并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如单位不认定为工伤,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4. 参加工伤鉴定
工伤认定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会通知员工参加工伤鉴定。鉴定时,员工需携带工伤认定材料、病历资料等,配合医生进行评估。
5. 获取鉴定结果
经过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会出具工伤的鉴定等级和赔付标准。员工可以凭此申请工伤医疗费、工资待遇、伤残津贴等相关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鉴定要遵循"业务性、缺陷性、因果性"的原则,即伤残程度与工作岗位存在直接关系,且因工作而造成的伤残。如果单位不认定为工伤,员工可以申请复核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此外,工伤鉴定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及时申请,一般应在工伤发生后2年内提出。
2. 根据情况可以申请复检或者重新鉴定。
3. 工伤鉴定结果可以申请复核,对不服的结果有异议。
4. 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工资待遇、伤残津贴等,需要根据鉴定结果申请。
5. 如果单位拒不执行工伤待遇,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总之,工伤骨折的鉴定流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员工和单位密切配合。员工应当主动收集证据,及时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