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号是中国公民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使用的重要身份识别号码,通常指以下几种编号形式:
1. 社会保障号码:即公民号(18位),是国家法定的个人社会保障标识,用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业务的办理和数据关联。根据《社会保险法》,社保账户与号绑定,确保个人权益记录的唯一性。
2. 社会保障卡号:社保卡正面印制的卡号(地方标准不一,可能是8-10位),用于物理卡片识别,部分城市还兼容金融功能(如银行账号)。
3. 个人社保编号:部分地区社保系统为参保人生成的内部管理号(如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登记号),用于区分同一单位内的不同职工。
4. 劳动用工备案号:企业为员工办理劳动合同时,需在人社部门备案生成的编号,体现就业登记信息。
扩展知识:
社保号的应用范围覆盖医保结算、养老金发放、失业金申领等,全国联网后逐步实现“一卡通办”。
2015年后新发放的社保卡均基于二代号,旧系统过渡期可能存在历史编号差异。
查询社保号可通过12333热线、政务服务网或线下社保窗口,需提供及单位参保证明。
企业未按规定为员工登记社保号可能面临欠缴追责,而个人需妥善保管社保卡以免信息泄露。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