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解决劳资纠纷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必须受理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资报酬问题。这是最常见的劳动争议,包括工资拖欠、工资标准不正确、加班工资未支付等。工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2.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问题。包括延长工作时间未支付加班工资、未安排法定休息休假等。工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并依法安排休息休假。
3. 社会保险缴纳问题。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应当补缴欠费并按规定支付滞纳金。工人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 经济补偿金问题。如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5. 工伤认定和待遇问题。工人在工作期间遭受伤害,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认定工伤并按规定支付医疗费用、injured员工工资、生活护理费等。
6. 劳动合同签订、变更和解除问题。工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要求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7.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保护问题。如用人单位侵犯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权益,或者违法使用未成年工等,工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纠正并赔偿损失。
8. 其他劳动争议。除上述情形外,如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工人合法权益的其他争议,也应当受理。
总的来说,劳动仲裁受理的主要问题涉及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经济补偿金、工伤待遇、劳动合同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保护等。只要是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且属于法律规定的受理范围内的争议,劳动仲裁机构都应当予以受理,通过调解、裁决等方式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