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与诉讼是两种不同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在劳动争议出现后,双方首先应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劳动仲裁是一种较为简便、快速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适用于一些小额纠纷或者双方能够达成和解的情况。对于已经完成仲裁裁决的案件,一般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在诉讼时效的判定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规定。
首先,对于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一般在工资应当支付之日起一年内提起诉讼;对于确认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社保缴纳、解除劳动关系等争议,一般在最后一次履行义务之日起一年内提起诉讼;对于追索经济补偿、追认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修订或终止等争议,一般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起诉讼。
同时,劳动争议的一方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一般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在启动劳动仲裁程序后,如果申请通过仲裁解决劳动争议无法达成协议,则可以在仲裁结果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进行申诉或请求变更。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过诉讼时效的判定主要根据具体的劳动争议类型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已经完成的仲裁裁决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而对于未申请仲裁或仲裁过程未完成的争议,应当根据劳动争议类型以及相应的诉讼时效规定来判定是否逾期提起诉讼。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