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 客观方面
(1) 行为:诈骗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以欺骗手段使他付财物或使他人对自己的权利或义务产生错误认识,从而使自己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这种欺骗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言语欺骗,如使用谎言、夸张宣传等。
② 文书欺骗,如伪件、合同等。
③ 行为欺骗,如假装自己是政府工作人员、专家等。
④ 故意隐瞒重要事实,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
(2) 结果: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交付财物或权利受到损害。这种结果不仅包括实际交付的财物,也包括因错误认识而放弃权利或承担义务所造成的损害。
(3) 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即行为是造成结果的直接原因。
2. 主观方面
(1) 故意:诈骗罪必须是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欺骗性,且明知会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仍故意实施。
(2) 直接故意:诈骗罪的故意表现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欺骗性,并希望通过这种欺骗手段获取非法利益。
3. 特殊主体
诈骗罪没有特殊主体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实施。但如果是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诈骗行为,则可能构成单位犯罪。
4. 数额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数额在较大数额以上的,构成诈骗罪。"较大数额"一般指3万元以上。
总之,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观方面的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以及主观方面的故意等。只有当这些要件同时具备时,才构成诈骗罪。此外,根据诈骗数额大小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