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我国职务犯罪构成是什么

2024-04-10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2441浏览

我国职务犯罪构成主要指的是在行使公务、职务过程中,滥用职权、受贿、贪污、渎职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严重破坏了社会公正和稳定。

我国职务犯罪构成是什么

一、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在公务、职务过程中,利用职权谋取不当利益、排除异己,或者超越、限制、损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

例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期间,不遵守法律法规,滥用职权,擅自处置、转移或者泄露公务、资财等公共财物,或者为他人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 滥用职权牟取私利。公务员在履行行政职务时,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为他人牟利的。

2. 滥用职权逼迫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该行为主要针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香港、台湾地区、境外的投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

3. 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他人。公务员在履行职务时,不遵守法律法规,有意地打击报复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损害他们的权益。

二、受贿罪

受贿罪是指在行使公务、职务过程中或者利用职权、职务影响,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索取、非法索要,或者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例如,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权或者职务影响,收受他人财物,或者索取非法利益,并以此谋取个人或者他人的利益,损害国家或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利益。

受贿罪分为受贿罪和巨额受贿罪两种情况。其中,受贿罪是指收受贿赂数额较小的情况;巨额受贿罪是指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情况。

三、贪污罪

贪污罪是指在行使公务、职务过程中侵吞、挪用、私分国家或集体财物,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国家或集体财物的行为。

例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将他们管理、保管的国家或者集体财物占为己有,或者将所掌管资金放款或投资搞黄、赌、毒、嫖等违法犯罪活动,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

贪污罪分为数额较大贪污罪和数额较小的贪污罪。其中,数额较大的贪污罪是指贪污数额较大的情况。

四、渎职罪

渎职罪是指在行使职务过程中,故意或者出于重大过失的原因不正确执行职务,超越、限制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或者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例如,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负责任,在行使职权时,漠视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切实际地制定工作计划或决策,致使国家或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利益受到损害。

总之,我国的职务犯罪构成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贪污罪和渎职罪。这些罪行的发生严重地破坏了法制和道德,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需要积极地加强打击和预防。

文章标签:职务犯罪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单位犯罪是指由单位作为行为主体所实施的犯罪。在中国刑法中,一些特定的罪名只能由单位构成,如单位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这些犯罪通常涉及单位的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等方面,与个人犯罪有所不同。具体的罪名可能因
    2025-04-21 3996浏览
  • 意识形态领域犯罪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宣扬极端主义思想、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行为;传播分裂主义思想、煽动暴恐行径的言论;传播宗教极端思想、蛊惑煽动宗教狂热的言论等。这些活动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5-04-20 犯罪活动 3803浏览
  • 犯罪构成理论主要包括客观违法和主观责任两个方面。客观违法是指犯罪行为对法益的侵害事实,包括行为、结果等要素;主观责任则是指犯罪人对其行为造成的后果所持有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该理论旨在明确犯罪行为的
    2025-04-20 犯罪构成理 1575浏览
  • 共同犯罪的违法所得是指多个犯罪主体共同参与犯罪行为所产生的非法收益。计算时,需综合考虑各犯罪主体的角色、犯罪行为性质、造成的后果及非法收益的来源。通常,需查明涉案金额,再依据各主体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
    2025-04-20 5495浏览
  • 栏目推荐
  • 孩子打架斗殴,若自首并考虑到其年龄因素,法院在判决时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判决需结合案情、犯罪性质、自首时的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通常,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结合实际情况判决,如责令家长严加管教,或依法
    2025-04-09 3623浏览
  • 职务侵占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 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2. 犯罪客体是公司的财产权益;3. 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产的行为;4. 犯罪主观上是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目的。
    2025-04-09 职务侵占犯罪 1127浏览
  • 附加刑是刑法规定除了主刑之外的刑罚种类。在我国刑法中,附加刑主要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等。这些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于主刑之后适用,起到对犯罪分子的进一步惩戒作用。以上内容
    2025-04-09 刑法 956浏览
  • 栏目热点
  • 共同犯罪的证词内容包括:犯罪时间、地点、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分工、犯罪行为实施过程、犯罪结果等。证词应详细叙述犯罪情节,包括共同犯罪人如何商议、策划、实施犯罪,以及犯罪过程中的互动和协作情况。同时,证词还
  • 林森浩为什么会是死刑

    查看详情

    林森浩为什么会是死刑
  • 犯罪构成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查看详情

    犯罪构成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 全站推荐
  • 单位犯罪员工退休后处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员工在退休前单位犯罪中无责任或责任轻微,退休后一般不受原单位犯罪影响。若员工参与犯罪且情节严重,则可能受到法律追究,即使退休也不能免除责任。处理时应依法依规,
    2025-04-24 6276浏览
  • 婚前协议的审核通常由法律专业人士进行,通常在律师事务所或公证处进行。双方提供协议草稿,律师或公证人会审核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确保其符合当地法律法规,保护双方的权益。建议在签订协议前,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2025-04-24 婚前协议 5635浏览
  • 祭祀用品专利的保护,关键在于完善专利申请流程、加强专利权的维护。申请人应明确专利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进行详尽的专利申请。获得专利后,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防止侵权行为。一旦发现侵权,应通过法律手段积极,
    2025-04-24 祭祀用品 601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