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犯罪行为是指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而犯下的犯罪行为。通常,所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违法行为,但仅有刑法规定的某些行为会构成犯罪,且其构成条件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一、行为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个人享有或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通常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精神健全的成年人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包括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等方面,行为人必须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自主能力,在行为时有能力认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必须具有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可能已经被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夺等;也可能尚未定罪,但严重危害了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主体有必要受到惩罚,如酒后驾车、公共侮辱、寻衅滋事等。
三、必须具有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想法、行为动机和犯罪意图。如故意、过失、故意过失、共同犯罪等,若行为人没有犯罪意图,即行为人没有故意或过失,行为不构成犯罪。
四、必须具有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指行为人对犯罪主观方面造成了实际的社会危害,具有一定的结果,且结果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例如,盗窃罪必须具有客观的盗窃行为以及足够的盗窃财物;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或非法提供件、护照、等证件罪必须具有制作、买卖、出租或非法出售以上证件的行为等。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是构成犯罪的基础,其中犯罪主观方面是以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目的为权衡标准,犯罪客观方面是以实际产生社会危害的成果为依据。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行为违法犯罪的基本条件,而其余的条件则依犯罪的不同而不同。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