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自首都有哪些

2024-04-23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5661浏览

共同犯罪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涉及共同犯罪的情况下,主动向法律机关投案自首,主动揭发他人,或者听从警方劝告,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自首行为可以减轻或免除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本文将概述共同犯罪自首的相关特点,以及有哪些案例。

共同犯罪自首都有哪些

一、共同犯罪自首的特点

1、共同犯罪自首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认罪态度。自首者要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向法律机关供出事实,更新赃物,或帮助侦件。

2、共同犯罪自首是对共同犯罪的意识。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自首者一般情况下是其中之一,或是与犯罪人有某种关联关系的人。

3、共同犯罪自首是对自己犯罪行为的一种责任承认。自首者必须愿意承担自己犯罪行为的民事、刑事责任,并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或补偿。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受到减轻或免除处罚

自首者可以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优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情形:

1、自首者的犯罪行为构成轻罪,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2、自首者的犯罪行为构成数罪,只要其中一项构成轻罪,或者数罪罚一原则得以适用,依法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3、自首者对共同犯罪的事实供述完整,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减轻处罚。

4、自首者在获得自由之前,对被盗财物或被抢财物进行了补偿或者赔偿,可以减轻处罚。

5、自首者在案发后的逃亡或隐匿期限短,并且已认罪悔罪,或在立功表现上取得显著成果,可以减轻处罚。

三、共同犯罪自首案例

1、保定饭店滋事案

2018年9月,一起保定饭店触发性纠纷致人死亡的血案发生,造成两名饭店服务员丧生。涉案19人中,有15名嫌疑人主动向警方投案自首,其中一名投案自首的嫌疑人竟是当晚杀害员工的,自首者的举动对警方发挥了重要作用。

2、南京路面抢劫案

2014年6月,南京路上发生了一起路面抢劫案,3名匪徒用刀架住一位中年男子并抢夺钱包。经过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自首并供出了案件的情况,成功破获案件,其中一名自首者获得了轻判。

3、福州踢人案

2016年9月,福州一名女子在马路上拿手机拍摄非法劝募的中介,遭到该中介公司两名员工踢打。该女子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作为主要肇事者的该中介公司员工主动投案自首,并在庭审过程中积极认罪悔罪,得到了减轻处罚的优惠。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在中国刑法中,诈骗罪的共同犯罪规定主要涉及以下条款及相关法律解释:1. 刑法第二十五条 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诈骗罪的共同犯罪适用该条款,要求参与者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如通谋)和分工协
    2025-08-09 5709浏览
  • 事业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刑事法律后果1. 人事处理依据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規定》第22条,被判处缓刑属于"受到刑事
    2025-08-08 8673浏览
  • 共同犯罪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在主观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观上实施相互配合的犯罪行为。以下是共同犯罪行为的核心要素及扩展分析:1. 主体要件 共同犯罪要求至少两人以上,且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若一方为无刑事责
    2025-08-08 2147浏览
  • 犯罪构成的三个核心要素通常指客观方面、主体要件和主观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 客观方面 指犯罪行为外在表现,包括: - 危害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如盗窃(主动行为)或母亲故意不喂养婴儿致死(不作为)。 - 危
    2025-08-07 8335浏览
  • 栏目推荐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的规定,其认定需要从主客观要件综合分析,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展开:一、主体要件1. 主体数量需二人以上,且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若一方未达刑
    2025-07-25 8443浏览
  • 刑法选择题通常涵盖以下主要考点,建议考生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点:1. 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条件说与相当说区别)主观方面:犯罪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失(疏忽大意/过
    2025-07-25 选择题 5156浏览
  • 拘役是中国刑法中的一种主刑,属于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主要特点如下: 1. 刑期范围: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1年。 2. 执行场所: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所或拘役所执行,不同于有期
    2025-07-25 5813浏览
  • 栏目热点
  • 醉驾被判处拘役的服刑人员在监狱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受到严格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法律教育与思想改造 服刑人员需接受交通安全法规、刑法等法律知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形式强化法律意识,认识到醉
  •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查看详情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 虚假诉讼单位犯罪罚金多少

    查看详情

    虚假诉讼单位犯罪罚金多少
  • 全站推荐
  • 微信商标保护是指腾讯公司通过法律手段对其旗下品牌“微信”及相关标识、名称进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其核心目标是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避免市场混淆,维护品牌价值和用户权益。以下是微信商标保护
    2025-08-10 1782浏览
  • 撤销合同是否属于民事起诉,需结合具体法律情形和程序性质进行分析。以下是关键点解析:1. 法律性质 撤销合同本质上是《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争议,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至一百五
    2025-08-10 4578浏览
  • 工伤认定的受害人是指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具体包括以下几类:1. 劳动合同关系下的劳动者: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临时工、季节工等,只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
    2025-08-10 2868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