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假释的含义及其原因
假释是指囚犯在服满一部分刑期后,经主管机关审查批准可提前获释,在假释期间继续接受管理和教育。不能假释则是指某些严重犯罪分子在服刑过程中,依法不得申请或被批准予以假释提前释放的情况。
不能假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犯罪性质极其严重
有些罪犯所犯的罪行性质极其严重,如故意、、绑架勒索、恐怖活动等。这类罪犯通常会给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一旦假释很可能再次危害社会。因此法律规定这些严重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 危险性评估难以确定
对于一些极端和反社会人格的重大犯罪分子,即便服刑期间表现良好,也难以判断其是否真的改过自新、不再具有危险性。为防止其假释后再次犯罪,法律规定他们不得假释。
3. 社会普遍反对
某些特别恶劣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一旦允许这些罪犯假释,很可能引发社会不安情绪,损害司法公信力。因此,出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正义的考虑,法律规定这些罪犯不得假释。
4. 量刑过轻
对于一些罪行性质严重、后果恶劣的犯罪分子,法庭量刑较轻。为避免引起社会广泛不满,法律规定这类人员在服完相对较短的刑期后不得假释。
5. 性质
对于一些屡次犯罪的惯性犯罪分子,其反社会性格根深蒂固,服刑后仍很可能重新犯罪。为保护社会公众安全,法律规定这类在服完主刑后不得假释。
总之,不能假释主要是出于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预防再次犯罪的考虑。这样的法律规定体现了严惩重罪、坚决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