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是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组织作为一种整体,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或者企业内部规定,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单位犯罪中,涉及到的人员种类较为复杂,从行政负责人、工作人员、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员到背后的投资人,都可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根据《刑法》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单位犯罪后果由两个方面构成: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主要指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而民事责任则是针对单位和个人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
在刑事责任方面,当事人包括全体股东、董事、监事、经理、财务负责人、业务负责人等。其中,行政负责人(如公司法中的法定代表人)是单位犯罪中的主要承担者,因为其在单位中具有决策权和管理控制权,对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大影响。此外,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等监督机构也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在单位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员也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在民事责任方面,单位犯罪的责任主体是单位本身。法律规定,单位应当为员工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负责。除由个人承担的责任外,单位应当承担由其员工在工作中或者为本单位工作所造成的损失和责任。同时,对于单位犯罪给社会和其他公民造成的损失,单位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总之,在单位犯罪追究责任中,应当首先查明当事人的职务和职责,并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此外,还应该着重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监管和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好预防和打击单位犯罪工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