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法 >> 百科详情

刑法第246条规矩是什么

2024-04-24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8590浏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规定,犯敲诈勒索罪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言论、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付财物或者为其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行为我国刑法中的一种财产犯罪,严重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属于刑事犯罪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

刑法第246条规矩是什么

根据该条规定,要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首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犯罪嫌疑人的目的是获取他人的财产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这一点是敲诈勒索罪的特征之一,也是与其他犯罪行为的区别所在。

其次,是以威胁言论、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威胁可以是通过言语、书面或者其他方式表达,也可以是具体的暴力行为或者其他手段,以达到使被害人屈服的目的。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威胁,使其感到恐惧,从而迫使其交付财物或者为其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最后,是强迫他付财物或者为其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仅是为了达到自己的非法占有目的,还可能涉及到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犯罪嫌疑人可能是受到他人指使或者委托,通过敲诈勒索的手段,为他人谋取利益。

此外,法律明确规定了敲诈勒索罪的数额条件为“数额较大”。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涉及到一定数量的财产或者利益。虽然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数额的具体标准,但是一般认为,数额较大是相对于普通经济纠纷案件而言的。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严重的财产犯罪,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与安定。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并依法进行惩处。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做违法犯罪的受害者和肇事者,共同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文章标签:规矩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窒息而亡的刑法”通常指古代或某些极端司法体系中使用的以窒息方式处决犯人的刑罚手段,属于死刑的一种残酷执行方式。以下是相关要点及扩展说明:1. 历史与类型 - 绞刑:最普遍的窒息刑,通过绳索勒紧颈部,压迫气
    2025-07-31 2585浏览
  • 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诸多极为残酷的刑罚,这些刑罚不仅体现古代法律的严苛性,也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治理理念。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变态刑罚及其历史背景:1. 凌迟 又称"千刀万割",始于五代,盛于明清。受刑者被割满规
    2025-07-30 4915浏览
  • 刑法分则第十九章(侵犯财产罪)的笔记可从以下方面展开,结合理论、法条与实务要点系统整理: 一、章节概述1. 定位与特征 侵犯财产罪是刑法分则第五章(刑法第263条至第276条之一),保护公私财产权,核心法益为财产
    2025-07-30 6279浏览
  • 刑法中诽谤罪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客观行为和主观意图综合判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捏造事实 行为人必须存在故意捏造虚假事实的行为。虚构的内容需具有具体性
    2025-07-29 8239浏览
  • 栏目推荐
  • 在我国刑法中,单位过失犯罪是指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因疏忽大意或违反注意义务,导致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其主要类型和法律特征如下:一、典型单位过失犯罪类型1. 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单位在安全生产管
    2025-07-28 2622浏览
  • 在刑法体系中,某些行业或行为因涉及违法犯罪而被明文禁止,但其暴利性仍可能吸引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以下从法律角度分析几类高风险“赚钱”领域及其法律后果:1. 类犯罪 - 制毒:刑法第347条明确规定了、贩卖、运输、
    2025-07-28 1554浏览
  • 在中国刑法体系中,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的罪犯能否减刑及减刑幅度需综合多项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减刑的基本条件(《刑法》第78条)1. 执行刑期门槛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
    2025-07-27 8241浏览
  • 栏目热点
  • 犯罪未遂的构成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 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已实施自认为完成犯罪所必要的全部行为,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预期结果。例如,投毒后被害人未饮用或剂
  • 活埋人称为什么刑法呢

    查看详情

    活埋人称为什么刑法呢
  • 缓刑期间规定范围有哪些

    查看详情

    缓刑期间规定范围有哪些
  • 全站推荐
  • 劳动纠纷案件的时效性问题主要涉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1. 普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
    2025-08-06 1016浏览
  • 认定共同犯罪的故意,需结合主客观要件,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1. 主观故意的共同性 共同犯罪的故意要求各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联络(也称"犯罪合意"),包括: - 认识因素:明知自己与他人配合
    2025-08-06 4563浏览
  • 在中国大陆,婚前财产协议可以依据《民法典》第1065条进行约定,确保双方财产归属明晰。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及相关扩展知识:1. 书面形式要求婚前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确认。若涉及房产、股权等需要登记的财产
    2025-08-06 102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