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明确规定,依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分为两档:
1. 基础量刑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主要针对诈骗数额较大(个人诈骗5千至2万元)或情节较轻的情形,例如虚假履行小额合同、欺骗手段较简单等。
2. 加重情节
数额巨大(个人诈骗5万至20万元)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加重情节包括:利用伪造票据担保、挥霍诈骗资金导致无法返还、逃匿逃避债务等。
3. 特别严重情节
数额特别巨大(个人诈骗20万元以上)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此类情形通常涉及跨国诈骗、造成被害人重大经济损失或自杀等严重后果。
扩展要点:
数额标准:各地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在法定幅度内调整具体数额标准,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将“数额巨大”起点提高至10万元。
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按个人犯罪量刑。
竞合问题:若同时触犯诈骗罪或金融诈骗罪(如贷款诈骗),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量刑考量因素:退赃退赔、认罪认罚、被害人谅解等可从宽处理;、主导犯罪集团等情节可能加重处罚。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同时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要件,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关键区别在于主观故意和客观欺骗性。实务中需结合资金去向、履约能力等综合判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