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条款的制定与审查涉及多项法律要点,需结合《劳动合同法》及地方性法规执行。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及扩展内容:
一、必备条款
1. 主体信息
明确用人单位全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及劳动者姓名、号等,确保签约主体合法。
2. 劳动合同期限
区分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合同),且工资不得低于约定工资的80%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工作内容与地点
岗位职责需具体,避免笼统描述。工作地点需明确,若约定“全国调配”等条款,可能因剥夺劳动者协商权被认定为无效。
4. 劳动报酬
需列明工资构成(基本工资、绩效、津贴等)、支付时间及方式。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 社会保险
强制缴纳五险一金,约定“自愿放弃社保”条款无效。
二、协商条款
1. 试用期约定
合同期<1年,试用期≤1个月;1-3年,≤2个月;≥3年,≤6个月。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 保密与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期限不超过2年,补偿金标准需明确(通常不低于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未约定补偿金的条款可能被撤销。
3. 服务期协议
专项培训费用达上年度工资总额的30%以上时,可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约时,违约金不得超过未履行期分摊的培训费用。
三、条款效力
1. 违法条款
“自愿放弃加班费”“工伤自理”等条款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第26条无效。
2. 可撤销条款
因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订立的条款,劳动者可申请撤销。
四、风险防范
1. 文本规范性
避免使用歧义表述,如“按公司制度执行”需附具体制度文本并经劳动者确认。
2. 变更程序
合同变更需书面协商一致,单方调岗降薪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3. 争议解决
可约定仲裁或诉讼管辖地,但不得排除劳动者法定救济权利。
扩展知识
电子劳动合同:2020年人社部明确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需通过可信时间戳、区块链等技术确保签署真实。
无固定期限合同: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或工作满10年,劳动者有权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条款的合法性直接影响纠纷处理结果,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参考当地人社部门发布的示范文本。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