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假结婚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形及其法律依据如下:
一、 以骗取利益为目的的假结婚
1.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
- 通过虚假婚姻关系骗取财产(如彩礼、拆迁补偿、社保福利等),数额较大(通常3000元以上)可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 示例:伪造结婚证骗取拆迁安置房,实际无共同生活意图。
2. 妨害公务罪(刑法第277条)
- 假结婚干扰国家机关工作(如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审查),可能被追究刑责。
二、 伪造、变件或公文(刑法第280条)
使用虚假、户口本或伪造结婚证登记,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3-10年。
三、 破坏户籍管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
假结婚后办理户口迁移、变更等,未达刑事标准的,可处行政拘留10-15日并罚款。
四、 涉及拐卖或强迫婚姻(刑法第240、257条)
以假结婚名义拐卖妇女或强迫他人结婚,可能构成拐卖妇女罪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最高可判死刑。
五、 跨境假结婚(出境入境管理法第71-73条)
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假结婚骗取签证、居留许可,涉案者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或驱逐出境;组织者可能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六、 重婚罪(刑法第258条)
已有合法婚姻关系又与他人假结婚(包括事实婚姻),构成重婚罪,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意事项
民事后果:假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有效,需通过诉讼撤销,期间财产、债务、继承等问题可能引发纠纷。
执法实践:近年中国加强打击“婚姻失信”,部分地区将假结婚纳入征信黑名单。
法律对假结婚的规制侧重其社会危害性,强调维护婚姻制度与公共管理秩序,具体量刑需结合主观恶意、行为手段及后果综合判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