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分割的财产主要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房产:夫妻共同拥有的房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置的房产、共同按揭贷款购买的房产或者婚前房产因为离婚产生的增值等。
2. 车辆:夫妻共同所有的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等。
3. 存款和理财产品:夫妻共同名下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
4. 生意和投资:夫妻共同出资合作经营的生意或者投资项目。
5. 家具和家电:夫妻共同用具的家具、家电等生活用品。
6. 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其他投资:夫妻共同缴纳的社会保险、购买的商业保险以及其他投资项目。
个人财产是指各自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个人工资收入;
2. 个人名下的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财产;
3. 继承和赠与所得;
4. 个人劳动收入和知识产权等。
离婚分割财产的具体步骤通常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财产清点:双方需要清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具体情况,包括查看产权证、银行流水、股票账户、保险单等。
2. 财产评估: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评估,确定具体价值,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公司或者公证机构进行评估。
3. 协商分割:双方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协商确定财产分割比例。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4. 签订协议:达成一致后,双方可以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明确各自分得的财产。
5. 履行协议:双方履行协议,按照约定将财产分割给对方。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财产可能涉及到法定继承人的权益,例如父母、子女等,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财产分割。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