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涉及合伙开店或共同经营店铺的条款,需明确权责、财产分割及后续管理问题。以下是具体要点及扩展内容:
1. 店铺基本信息确认
明确店铺属性:写明店铺名称、注册地址、工商登记信息(个体工商户/公司)、经营性质(合伙/独资)。
出资情况:列明双方初始出资比例、增资记录,附银行流水或出资凭证。
2. 财产分割与股权处理
折价补偿:一方继续经营的,需约定对另一方的补偿金额、支付方式(一次性/分期)及期限。
股权转让:若为公司制,需写明股权转让比例、价格、工商变更时限,及其他股东同意书(如有)。
共同清算:决定关闭店铺时,需约定清算流程、债务承担比例、剩余资产分式。
3. 债务与责任划分
历史债务:婚前店铺债务由原经营方承担,婚后债务需明确各自比例,并附债权人知情同意书。
连带责任:如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用于经营,需注明偿还责任及追偿条款。
4. 经营权与决策权
单方接管:若一方保留经营权,需限制其擅自变更经营范围、抵押资产等行为。
竞业禁止:可约定离婚后若干年内,另一方不得在特定区域内从事同类业务。
5. 客户资源与知识产权
客户归属:明确客户名单、联系方式等资源的分配或共享方式。
商标/专利:登记在个人名下的知识产权需过户或授权使用,避免后续纠纷。
6. 税务与社保处理
税务分割:店铺税务登记变更时限,补缴税款的分担(如离婚前漏税)。
员工社保:若雇佣员工,需明确社保移交责任,避免断缴争议。
7. 违约条款与争议解决
违约金:设定违约金额(如未按期支付补偿款、未配合变更登记)。
管辖法院:约定诉讼管辖地,通常为店铺注册地或被告住所地。
8. 附加条款(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孩子抚养关联:若店铺收入涉及子女抚养费,可注明支付比例与调整机制。
保密协议:禁止公开店铺财务数据、商业秘密。
实务建议:
协议需与《公司法》《民法典》衔接,涉及公司股权时需同步修改公司章程。
建议公证或律师审核,尤其涉及跨境资产、大额债务时。
工商变更需持离婚协议、公证书等材料,提前咨询当地监管部门。
离婚协议的核心是“可执行性”,条款需具体量化,避免模糊表述(如“适当补偿”)。实际操作中,店铺资产评估可能需第三方审计介入,尤其是存在固定资产、库存或商誉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