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是指未婚夫妻在结婚前签订的协议,约定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应承担的义务、财产分案,以及解决离婚等问题的方式。婚前协议的签订有助于夫妻间理性地处理财产关系,保护双方权益,缓解婚姻纠纷。但是婚姻是法律保护下的特殊关系,并非普通合同关系,因此婚前协议的效力受到很多法律限制。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婚前协议中哪些约定是无效的。
一、婚前协议中约定避免承担一方应承担的赡养义务无效。
根据我国的《婚姻法》规定,配偶之间有赡养义务,不能减少或者免除该义务。因此,双方约定婚前协议中的赡养义务减免或者提前免除的约定是无效的。即使双方最终离婚,也要依照《婚姻法》的规定承担赡养义务。
二、婚前协议中约定婚姻生育子女后的财产分式无效
夫妻有生育子女的义务,并且婚姻的财产分配是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协议达成的。因此,双方约定婚前协议中生育子女后的财产分案,无论约定的方式是怎样的,都是无效的。《婚姻法》规定,夫妻离婚时,双方的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都要进行分割。
三、婚前协议中约定限制离婚是无效的
婚姻是财产和感情的结合,是特定的关系,不同于普通的经济合同。因此,婚前协议中禁止一方提出离婚或者限制离婚的条款是无效的。只要双方自愿离婚,根据《婚姻法》和法院审判的结果,都可以解决离婚问题。
四、婚前协议中约定损害妇女合法权益的是无效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妇女在婚姻关系中享有平等权利,不得因性别而受到歧视。如果婚前协议中出现了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约定,将会被认定为无效协议。比如,约定男方产生的财产都属于男方个人所有,女方无权要求分配其中的一部分。
五、婚前协议中约定婚姻期间夫妻财产分式是否有效无法确定的条款无效
有些婚前协议中,约定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的财产由谁负责管理,发生离婚后如何分割等内容,但对于这些约定的具体实施方法并没有任何规定。这种情况下,如果协议中约定的财产分式无法确定,或者已经约定的方式违反法律规定,则是无效协议。
综上所述,婚前协议是一份非常特殊的协议,在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双方可以依据自己的利益适当约定。但是,也存在很多约定是无效的,如果双方违反了法律规定,协议的约定将会被认为是无效的。因此,在签署婚前协议之前,双方需要明确自己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并聘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咨询,确保协议的合法有效。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