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共同财产,顾名思义就是夫妻在结婚期间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在离婚后根据法律规定被分配给各自的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同所有的房产
离婚后,共同所有的房产应该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因工作或家庭原因占有共同房产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分割。如果没有分割协议,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公证、拍卖或者其他方法处理。
二、共同储蓄
对于共同储蓄,离婚后也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分割。夫妻双方可以共同协商分割方式,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法院裁定分割。在分割前,可以依据各自出资额度计算分割比例,如果出资额度相等,则可以平均分割。
三、共同投资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
夫妻共同投资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离婚后也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分割。如果对于分割的数量、方式等方面产生争议,可以通过公证或者其他方式申请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
四、共同债务
夫妻在婚姻期间一般会有一些共同债务,如共同贷款、共同担保等。离婚后,这些共同债务也需要进行分配。一般来说,如果债务由一方承担,则需要出示公证材料,证明对方不应承担该笔债务。
五、共同车辆
离婚后,共同车辆也需要进行分配。如果车辆属于共同所有,可以协商按照各自出资额度计算分配比例。如果出资额度相等,则可以通过拍卖或者交流方式进行竞价,最终决定分割比例。
六、家庭日常物品
在家庭日常物品方面,如果能够决定到底由谁继承就行了。但如果有争议,也可以采用时间戳方式,确定物品归谁所有。
综上所述,离婚后共同财产的分割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涉及到法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双方应该协商解决分割问题,如有争议,则应向法律部门寻求法律援助。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