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抚养费纠纷的案件中,提供充分的证据是主张权利的关键。以下列举各类常见证据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身份关系证明
1. 子女出生医学证明(证明亲子关系);
2. 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显示家庭成员关系);
3. 离婚判决书/调解书/协议书(载明抚养费约定条款);
4. 非婚生子女需补充亲子鉴定报告。
二、收入证明文件
1. 付款方:
最近12个月工资银行流水(体现实际收入);
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社保缴费基数证明;
用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需盖章);
个体工商户需提供营业执照及完税证明;
其他资产证明(房产、车辆、股权等)。
2. 请求权方:
失业证明或低保证明(如主张提高抚养费);
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票据(特殊情况下可主张增加费用)。
三、支出证明
1. 教育类:
学费、培训费发票;
课外辅导班缴费记录;
教材、校服等教育开支凭证。
2. 医疗类:
门诊/住院病历;
医保结算单;
自费药品购物小票。
3. 生活类:
租房合同及租金转账记录;
日常生活消费记账明细(需连续6个月以上);
婴幼儿用品购买凭证。
四、特殊情形证据
1. 子女残疾证明(残联出具鉴定);
2. 就读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的必要性说明;
3. 境外居住需提供使领馆认证的生活成本证明;
4. 付款方故意隐瞒收入的证据(如社交媒体炫富记录、高消费凭证)。
五、注意事项
1. 电子证据需公证:包括微信聊天记录、转账截图等;
2. 境外证据需经公证认证及翻译;
3. 计算标准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49条,一般为收入的20%-30%;
4. 涉及物价上涨因素可提供CPI指数证明;
5. 抚养费可追溯:诉讼前两年内的费用可一并主张。
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量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建议提前收集至少2年内的相关证据,必要时可申请法院调查令调取对方银行流水、房产登记等信息。对于恶意逃避抚养义务的,可依据《刑法》第261条追究遗弃罪责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