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合同的签订需要严谨的法律条款和清晰的权责划分,以下为关键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合同主体明确
1. 资质核查:确认外包公司具备合法经营资质(营业执照、劳务派遣许可证等),并通过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核查其信用记录。
2. 主体信息条款:需完整记载双方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联系地址等基本信息,避免使用简称。
二、服务内容与标准
1. 精细化描述:列举具体服务项目(如IT运维、生产线承包)、服务人数、专业技能要求,避免笼统表述。
2. KPI指标:约定响应时间、完成质量、合格率等量化标准,例如"故障修复需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解决"。
3. 交付物条款:明确需提交的工作成果形式(报表、数据文件等)及验收流程。
三、人员管理规范
1. 人员名单备案:要求外包方提供派驻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并约定更换人员需提前15日书面通知。
2. 双重管理条款:明确发包方有权对人员考勤、工作纪律提出要求,但劳动关系仍归属外包公司。
四、费用与结算
1. 计价模式:可选择按人头计价(需注明社保公积金承担方)、项目总包或工时计费,附加加班费计算标准。
2. 发票类型:约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或普通发票,注明税率及开票时间。
3. 保证金条款:建议保留合同金额5%-10%作为履约保证金,验收合格后转为质保金。
五、保密与知识产权
1. 保密清单:附件列明技术参数、客户资料等保密范围,约定违约赔偿计算公式。
2. 成果归属:开发类项目需明确著作权、专利权归属,常见表述为"受托方开发成果知识产权归委托方所有"。
六、风险防控条款
1. 工伤责任:写明"外包方应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发生工伤由外包方承担主体责任"。
2. 竞业限制:禁止外包方同时为竞争对手提供服务,违约需支付合同总额20%违约金。
3. 突发处置:约定数据泄露、群体事件等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及赔偿责任。
七、争议解决机制
建议约定仲裁条款:"因本合同引发的争议,提交XX仲裁委员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相较诉讼更高效保密。
特别提示:
1. 合同有效期建议不超过3年,长期合作可采用"框架协议+订单"模式;
2. 涉及跨境外包需额外约定数据出境合规条款;
3. 定期审查外包方经营状况,建立替代供应商名单;
合同签署后需保留签约过程录像或面签照片,电子合同应通过可信时间戳认证。建议聘请专业律师审查条款,尤其是涉及涉外、高价值或敏感行业的外包项目。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