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嫌疑人明确提出犯罪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因此并未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犯罪未遂形态具有如下特征:
一、明确的犯罪计划和具体行动:犯罪未遂的犯罪嫌疑人通常有明确的犯罪计划,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包括收集相关情报、准备犯罪工具、前往作案地点等,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这些犯罪嫌疑人往往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是最终没有实施成功。
二、主观上的犯罪故意:犯罪未遂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计划中具有犯罪故意,即明确意图实施犯罪行为,这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意外事件或过失行为有所区别的重要特征。犯罪未遂中的犯罪嫌疑人往往经过深思熟虑,计划周详,对犯罪行为有明确的意图。
三、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未遂形态的犯罪嫌疑人已经着手行动,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这表明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只是未达成实际的危害结果。虽然可能由于外部干扰、自身动机变化或技术骤变等原因而中止,但其犯罪行为已具备某种实质性的开端。
四、应当是刑法所规制的犯罪:犯罪未遂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应当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即使未能导致实际的危害结果,也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对于犯罪未遂形态,法律同样能够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以便起到威慑和惩罚的效果。
总之,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是明确的犯罪计划和具体行动、主观上的犯罪故意、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以及其行为应当是刑法所规制的犯罪。对于这一类犯罪形态,法律应当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在司法实践中,对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和处理,需要审查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动机、行为经过和计划步骤,以便确保其恰当而公正的处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