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罚 >> 百科详情

哪些人判刑了不能假释呢

2024-05-09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293浏览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哪些人在刑满释放后不能假释?

哪些人判刑了不能假释呢

1. 重大危害社会罪犯: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向他人提供、弹药、等危害社会罪以及贩卖、组织等犯罪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在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

2. 严重暴力犯罪罪犯:包括故意、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等危害社会安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在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

3. 重大贪污贿赂犯罪罪犯:包括受贿、行贿、贪污、挪用公款以及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在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

4. 恶劣影响犯罪罪犯:指因犯罪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市场秩序、社会和谐等方面造成严重恶劣影响,被判处有期徒刑在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

5. 各类犯犯罪罪犯:包括、侮辱以及其他侵犯他人性自由的犯罪行为,因情节特别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在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

这些被判刑的罪犯都有可能在刑满释放后不能获得假释,主要出于对社会公共安全、市场秩序、社会和谐等方面的考虑。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审查,确保对刑满释放的罪犯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社会帮教,同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复员。

虽然法律规定了这些不得假释的罪犯,但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法官也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案件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决结果。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古代死刑采用"问斩"形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法理象征意义"问斩"包含"审判"与"执行"双重程序,"问"代表官府审判权的最终确认,"斩"象征王法的终极制裁。这种仪式化的处决方式强化了"明正典刑"的司法权威,通过公
    2025-08-04 1987浏览
  • 起诉离婚与缓刑属于完全不同的法律范畴,涉及不同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后果,二者无直接关联。以下是具体分析:1. 离婚诉讼的审理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民事诉讼法》,普通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通常在3至
    2025-08-03 9505浏览
  • 在中国刑法中,的认定主要依据《刑法》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六条,与单次刑事拘留的时长无直接关系,而是关注前罪与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情况及时间间隔。具体要点如下:1. 普通 - 前罪与后罪均必须是故意犯罪。 - 前
    2025-08-03 7995浏览
  • 全球多数国家未对酒驾行为设置死刑,但法律体系和处罚力度差异显著。以下是部分典型案例和扩展分析:1. 美国 各州法律不同,但均无酒驾死刑。加州等州对致死性酒驾可能判二级谋杀罪,最高可处终身监禁。得州等则规定
    2025-08-02 4821浏览
  • 栏目推荐
  • 醉驾致人重伤案件的缓刑适用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综合判断。以下从法律依据、量刑因素、实践判例等方面分析:1. 法律依据 - 《刑法》第133条:危险驾驶罪(醉驾)通常处拘役(1-6个月),但若构成交通肇事罪(致
    2025-07-21 6380浏览
  • 共同犯罪的陈年命案处理涉及法律程序、证据审查、刑事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需综合考量以下关键点:1. 管辖权与时效问题 - 若案件未过追诉时效(如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最高检核准仍可追诉),公安机关应立
    2025-07-21 命案 8259浏览
  • 刑是对刑法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及实践应用的系统性研究和阐述。它是刑法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犯罪与刑罚的哲学基础、规范结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功能等多维度的探讨。以下是其主要内容与扩展分析:1. 基础理论范畴
    2025-07-21 刑法论 5159浏览
  • 栏目热点
  • 在缓刑期间申请减刑,需根据中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及扩展说明: 一、减刑的法定条件1. 确有悔改表现 - 具体行为:主动认罪悔罪、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
  • 如何应对单位套路犯罪活动

    查看详情

    如何应对单位套路犯罪活动
  • 侵犯财产罪的构成有哪些

    查看详情

    侵犯财产罪的构成有哪些
  • 全站推荐
  • 要确定工伤认定是否正在进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进行确认:1. 用人单位通知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已提交申请,用人单位通常会告知员工受理进度
    2025-07-26 9364浏览
  • 共同犯罪的归责原则是指在多人共同实施犯罪时,如何认定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则。我国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 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人的行为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使只实施
    2025-07-26 5570浏览
  • 男女协议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需遵循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具体分割方式及注意事项如下:1. 财产范围界定 共同财产: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
    2025-07-25 339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