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百科详情

著作权法保护范围是什么

2024-04-05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4664浏览

著作权法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创作者的智力成果,确保他们能够享有其作品的相关权益。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涵盖了作品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著作权法保护范围是什么

1. 原创性作品:著作权法主要保护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原创性和创作性的作品。这类作品可以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戏剧等)、音乐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计算机软件等,只要有相应的创作过程和独创性表现,都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2. 表现形式: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作品的内容,还包括作品的表现形式。无论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只要其内容具有独创性,都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3. 权利范围: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包括著作权人的两大类权利,即财产权和人格权。其中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放映权、改编权等,人格权则包括作品署名权、修改权以及禁止变造等权利。

4. 时限: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保护著作权的时限通常为作者终身加70年(有些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在这段时期内,著作权人享有对作品的全部权利。

5. 公共利益:著作权法的制定不仅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创作成果,也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著作权法限制了他人对作品的使用范围,以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

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涵盖了各种原创性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保护的对象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成果,也包括作者对作品的相关权利。著作权的设立旨在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作者的创作成果,鼓励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文章标签:著作权法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著作权纠纷涉及多个领域和形式,以下是常见的类型及相关法律要点:1. 文字作品侵权 未经授权复制、发行、改编他人书籍、文章、学术论文等,包括网络转载未注明来源或篡改署名。将公有领域作品伪造成原创、抄袭他人情
    2025-08-01 2733浏览
  • 原创著作权法是指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的法律规范。其核心目的是保障创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同时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文化传播与知识创新。以下是关键要
    2025-08-01 6386浏览
  • 教材体例是否受著作权保护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主要涉及以下法律要点及实践考量:1. 独创性认定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作品受保护的前提是具备独创性。教材体例若仅为常规编排(如"章节-习题"模式)或公有
    2025-07-31 3244浏览
  • 著作权法保护的权利可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人身权(精神权利) 1. 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包括公开方式、时间和范围。 2. 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可署
    2025-07-30 7243浏览
  • 栏目推荐
  • 消费者利用商标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展开,涉及法律程序、举证责任和实际操作要点:1. 确认商标侵权事实 侵权形式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近似商标(《商标法》第57条)、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需收集侵权证
    2025-07-19 商标 1780浏览
  • 是否受著作权保护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著作权法保护的核心要件 根据《著作权法》,作品受保护需具备原创性和可复制性。若由拍摄者独立创作(如构图、光影设计等体现独创性),即使内容涉及
    2025-07-19 艳照 7249浏览
  • 广东地区涉及专利转让的网站和平台较多,涵盖官方渠道、商业平台及地方务站点。以下为详细分类及扩展说明: 一、官方及政府平台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交易系统 提供全国范围的专利转让服务,可查询广东地区专利,支
    2025-07-18 专利转让网站 4254浏览
  • 栏目热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现行版本为2019年第四次修正版,共分8章73条。以下是各章的核心内容及扩展要点:1. 总则(第1-17条) - 明确立法目的为加强商标管理、保护专用权、维护市场秩序(第1条)。 - 定义商标构成要素
  • 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算

    查看详情

    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算
  • 个人专利可以转让给个人吗

    查看详情

    个人专利可以转让给个人吗
  • 全站推荐
  • 工伤赔偿的金额并非固定"每月最少报销多少钱",而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地方政策综合确定,主要涉及以下多个维度的计算标准:1. 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治疗期间(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
    2025-08-04 7446浏览
  • 缓刑人员在判决生效后若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依法提出上诉。以下是相关法律程序及注意事项:1. 上诉主体与期限 缓刑犯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在收到一审判决书后10日内(裁定为5日)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提交上诉
    2025-08-04 8130浏览
  •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离婚调解书经法院确认后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若一方在调解达成一年后反悔,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法律措施: 一、区分调解阶段与生效后的救济途径1. 诉前调解反悔 若离婚调解书尚未经法
    2025-08-04 745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