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百科详情

个人著作权保护期多少年

2024-05-28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5118浏览

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个人著作权保护期多少年

1. 个人作者的作品,其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2. 匿名作品、署名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为首次发表后50年。

3. 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著作权人的作品,其著作权保护期为首次发表后50年。

具体来说:

1. 个人作者的作品,如果作者在2024年去世,那么其著作权将保护至2074年12月31日。

2. 匿名作品或署名作品,如果在2024年首次发表,那么其著作权将保护至2074年12月31日。

3. 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著作权人的作品,如果在2024年首次发表,那么其著作权将保护至2074年12月31日。

这些规定旨在平衡作者权利和公众利益,为作者提供长期合理的著作权保护,同时也允许作品在一定时期后进入公共领域,供公众自由使用。

总之,个人作者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一般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本段内容合计约800字。

文章标签:著作权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二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建筑设计的创意、图纸、模型、设计方案等智力成果。这些成果体现了建筑师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受法律保护,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复制、发行、展览、表演等,以确保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和
    2025-04-27 著作权 9886浏览
  • 新著作权法下的广播权,指的是著作权人享有的以无线或有线信号传输其作品的权利。这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对作品进行播放的权利。这项权利反映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变革,保护了创作者对于其作品传播方式的
    2025-04-26 广播权 8234浏览
  • 服装不受著作权保护主要是因为其设计元素如形状、图案等难以构成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而服装作为实用艺术品,其设计需满足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性。因此,
    2025-04-26 7841浏览
  • 影视编剧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护著作权:1. 提前注册版权;2. 留下原创证据,如手稿、草稿等;3. 签订合同,明确版权归属;4. 登记作品著作权,获得法律保障;5. 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权益。重视版权保护,有利于激励创作,
    2025-04-25 9864浏览
  • 栏目推荐
  • 专利法诉讼期限因情况而异。若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而对于侵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行为,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起计算,若超过两年将不再追究。
    2025-04-05 专利法 174浏览
  • 重庆的汽车商标注册费用包括两部分:申请费和注册费。一般来说,注册费用根据申请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而异。如果顺利注册,费用大约在¥1,000至¥3,000之间。若涉及到商标复杂查询或使用专门的代理机构服务,费用会有所上升,
    2025-04-05 汽车商标 4979浏览
  • 作家申请著作权保护,可先向国家版权局提交作品登记申请,提交作品样本、作者明等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将获得作品登记证书,以此证明著作权的归属。此外,还可选择申请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利用团体力量维护权益
    2025-04-05 著作权 4508浏览
  • 栏目热点
  • 在中国,著作权的保护时间依据不同情况而定。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保护期为五十年。若作品性质为职务、合作作品等,著作权保护期限还可能受到合同或法
  • 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权利有哪些

    查看详情

    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权利有哪些
  • 怎么转让专利项目

    查看详情

    怎么转让专利项目
  • 全站推荐
  • 家具的设计,尤其是具有独特创意、艺术元素的家具,如手工雕刻的款式或创新结构设计等,都可以作为美术作品或工业产品享受著作权保护。因此,只要家具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就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具体能否受
    2025-04-16 家具 5280浏览
  • 合同签字人的英文写法通常是 "Signature of Contracting Party"。在正式的合同文件中,签字人的姓名通常会出现在合同的最后部分,格式如下:"Signature of Contracting Party (Name of Contracted Individual): 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方签字人(签约人
    2025-04-16 合同 1738浏览
  • 建立劳动关系保障体系需从法律、制度、政策等多个层面入手,包括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同时,还需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开展劳动教育和宣传,提高劳动者和
    2025-04-16 劳动关系保障体系 465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