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法设计了以下程序:
1. 申请程序:申请人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申请人必须是发明创造者或者其继承人、受让人、代理人。申请程序包括申请文件的提交、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授权等环节。
2. 公布程序:当专利申请经过实质审查合格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其公开。公布程序的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科技进步的动态,便于专利的技术和信息交流。
3. 实质审查程序:专利法规定对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即对专利申请的技术和可行性进行审查。实质审查程序包括初审、审查人员通知发明创造者、答复通知、答复审查意见等环节。
4. 新型实用性专利授权程序和发明专利授权程序:专利法规定设立新型实用性专利和发明专利两个主要类别的专利。专利局根据实质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授权两种类型的专利。
5. 专利权的维持程序:专利权的维持程序主要是指在专利授权后,对专利权的维持和保护。专利权的维持程序包括对专利权的转让、许可、侵权纠纷等程序。
6. 专利权的无效程序:专利权的无效程序是指专利被他人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经专利局审查认定专利无效,并对无效宣告请求人进行通知、答辩、争议解决等程序。
7. 系统备案和信息公示程序:专利法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申请等信息进行系统备案,并进行信息公示,以便公众和权利人查询和了解。
以上是我国专利法设计的主要程序,这些程序保障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