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百科详情

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是多久

2024-04-14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5403浏览

根据中国著作权法,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50年保护期」和「终身+50年保护期」。

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是多久

1. 50年保护期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新发表的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从创作完成之日起计算。在保护期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使用、复制、发行、播放、展示、改编影视作品。

2. 终身+50年保护期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终身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如小说、诗歌等),著作权保护期为著作者终身及其死后50年。而对于影视作品,由于涉及到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多个著作权人,所以采用了另一种保护期规定,即最长保护终身的著作权人的终身及其死后50年的保护期。

总而言之,对于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按照上述规定,其最长可达到终身+50年。此外,对于已经过了保护期的影视作品,或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变更、公开传播的影视作品,将被视为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文章标签:著作权保护期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商业模式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因为著作权主要保护作品的内容、表达和艺术性等方面的权益,如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等作品的内容形式,不涉及具体的商业模式和方法。所以,要想通过法律保护商业模式创新或业务方式,应当
    2025-04-14 商业模式 4235浏览
  • 保护网络著作权至关重要。作为创作者,应注册版权、备份作品原创证据。遇到侵权,及时采取措施,如向平台投诉或法律途径。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更新密码,使用安全软件防范黑客攻击。宣传版权知识,提高大众版权意
    2025-04-14 著作权 1356浏览
  • 中药材的著作权归属国家版权局管理,中药材相关作品著作权受法律保护。若是想确认某一中药材著作权的归属问题,可依法向国家版权局进行作品著作权登记。若有侵权纠纷,当事人可依法向版权局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2025-04-13 中药材 1352浏览
  • 小说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取决于著作权的种类。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加上去世后50年,而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格权利则是无期限的。具体保护期限可能因国家或地区法律不同而有所差异。
    2025-04-12 著作权 7038浏览
  • 栏目推荐
  • 中介转让专利是合法的,前提是中介合法经营并拥有专利权人的授权。中介需确保专利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遵循法律规定,在双方的协商和合同中明确转让的具体条款,如专利信息的准确性、权利范围等。在转让过程中产生
    2025-04-04 专利 4657浏览
  • 商标法第二十一类主要涉及教育、娱乐、文化活动等服务类商标。包括幼儿园、学校提供的各类教育服务,如教育与培训服务;娱乐场所、体育活动与赛事的组织管理以及安排马戏、狂欢节目或舞蹈展览会等娱乐活动。此外,还
    2025-04-04 商标 3944浏览
  • 主动保护著作权是指版权持有者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法律、技术和合同等手段,防止他人非法复制、分发、表演或传播其创作的作品,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这不仅包括在侵权行为发生后采取法律手段,更包括事先进行版权登
    2025-04-04 1089浏览
  • 栏目热点
  •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和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在创作阶段,著作权通常归属于创作者或制片方。一旦作品完成,版权登记和管理工作由国家版权局负责。涉及侵权纠纷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或司法机构会介入。因此,著作权
  • 克隆技术受专利保护吗

    查看详情

    克隆技术受专利保护吗
  • 策略性保护商标有哪些类型

    查看详情

    策略性保护商标有哪些类型
  • 全站推荐
  • 工伤申报后,鉴定时间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待工伤认定后,会通知申请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包括提交鉴定申请、审查及安排鉴定等。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建议受伤后及时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
    2025-04-09 工伤 6473浏览
  • 职务侵占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 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2. 犯罪客体是公司的财产权益;3. 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产的行为;4. 犯罪主观上是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目的。
    2025-04-09 职务侵占犯罪 1127浏览
  • 夫妻因债务问题起诉离婚,应先明确债务性质,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若系共同债务,应协商债务分割方案;若无法达成一致,可请法院裁决。同时,双方还需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共识。建议咨询律师,确保合
    2025-04-09 5966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