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百科详情

原创著作权受到什么保护

2024-03-12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662浏览

原创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独创的作品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根据国际著作权公约,原创著作权受到以下几种保护:

原创著作权受到什么保护

1. 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是每个国家都设立的一部法律,旨在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在创作了作品后,自动拥有对其作品的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放映权、展览权等权利。

2. 著作权公约保护:国际著作权公约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著作权协定之一,旨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并规范跨国著作权事务。各成员国都会根据公约的规定来制定本国的著作权法律。

3. 等同保护:除了上述法律保护外,原创作品还可能受到其他形式的保护,如商标法、专利法等。如果作品同时具备商标、专利等方面的特征,也可以申请相应的保护。

总的来说,原创著作权在国际上受到法律、公约和其他适用规定的保护,确保了作者对其作品的独立使用和经济利益。任何未经授权使用、复制、传播原创作品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文章标签:著作权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著作权法保护的权利可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人身权(精神权利) 1. 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包括公开方式、时间和范围。 2. 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可署
    2025-07-30 7243浏览
  • 根据中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伯尔尼公约》相关规定,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主要遵循以下法律框架: 1. 自然人开发者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若软件
    2025-07-30 7355浏览
  • 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1. 文字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论文、报告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扩展*:未发表的草稿、信件、商业文案等也可能受保护,只要具有独创性。2. 口述作品:即兴演讲、授课、法
    2025-07-29 8672浏览
  • 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保护原则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无需登记或申请。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制度,登记证书可作为权属证明,但登记非强制。受保护的作品需具独创性并能以有形形式复制。
    2025-07-29 6147浏览
  • 栏目推荐
  • 是否受著作权保护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著作权法保护的核心要件 根据《著作权法》,作品受保护需具备原创性和可复制性。若由拍摄者独立创作(如构图、光影设计等体现独创性),即使内容涉及
    2025-07-19 艳照 7249浏览
  • 广东地区涉及专利转让的网站和平台较多,涵盖官方渠道、商业平台及地方务站点。以下为详细分类及扩展说明: 一、官方及政府平台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交易系统 提供全国范围的专利转让服务,可查询广东地区专利,支
    2025-07-18 专利转让网站 4254浏览
  • 商标申请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自行申请:申请人直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或线下窗口提交申请材料。需自行准备商标图样、商品/服务类别、申请人信息等文件,并熟悉《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规。适
    2025-07-18 商标 6639浏览
  • 栏目热点
  • 商标申请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自行申请:申请人直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或线下窗口提交申请材料。需自行准备商标图样、商品/服务类别、申请人信息等文件,并熟悉《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规。适
  • 宫锁连城是否受著作权保护

    查看详情

    宫锁连城是否受著作权保护
  • 专利申请条件有哪些内容

    查看详情

    专利申请条件有哪些内容
  • 全站推荐
  • 在中国农村地区,离婚时的抚养费问题需结合《民法典》及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具体包括以下要点:1.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085条,父母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具体金额和期
    2025-07-23 抚养费 5128浏览
  • 在中国,注册商标的保护期限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以下是相关要点和扩展知识:1. 保护期限计算 商标专用权从商标局核准注册的日期开始生效,有效期10年。例如,若注册公告日为2023年1月1日,保护期截止至2033年
    2025-07-23 商标 492浏览
  • 违法解除合同的举证关键在于收集和保存证据,证明用人单位解除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以下是举证要点及法律依据:1. 书面解除通知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核心证据,需注意通知是否载明解除理由。
    2025-07-23 合同 5651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