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百科详情

著作权法有什么权利

2024-04-01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1713浏览

著作权法是一项关键的法律体系,旨在保护创作者的权利。以下是著作权法所涵盖的主要权利:

著作权法有什么权利

1. 复制权: 这是著作权的核心权利之一,即创作者拥有其作品被复制的权利。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控制其他人是否可以复制他们的作品,包括印刷、复印、录制、拷贝到电子媒体等。

2. 发行权: 创作者拥有决定如何发布、发行其作品的权利。这包括出版书籍、发行音乐、放映电影等行为。

3. 展示权: 这涉及创作者控制其作品被展示或表演的权利。例如,艺术家可以决定在何处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音乐家可以控制其音乐在演出中的使用。

4. 表演权: 这是指创作者对其作品进行公开表演或表演的权利。例如,剧作家可以决定谁有权演出他们的戏剧作品。

5. 修改权: 创作者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修改其作品。这包括对文学、艺术和音乐作品的任何修改或改编。

6. 署名权: 创作者有权要求其作品被正确署名,以表明其创作权归属。这有助于保护创作者的声誉和权利。

7. 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 这是指创作者对其作品的完整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权利。如果他们的作品被篡改或以一种可能损害其声誉的方式使用,他们可以行使这一权利。

8. 转让权: 创作者有权将其著作权转让给他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出售或转让其作品的部分或全部权利给他人,通常是通过合同或许可证的形式。

9. 收益权: 创作者有权从其作品中获取经济收益,包括版税、表演费、展示费等。

10. 继承权: 著作权可以被继承,即创作者去世后,其著作权可以由其继承人继承并管理。

这些权利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了保护创作者作品的基本法律框架。

文章标签:著作权法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著作权保护期限根据作品类型、著作权主体及国家法律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下是中国《著作权法》及相关国际公约的主要规定:1. 一般作品的保护期 自然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
    2025-08-09 2380浏览
  • 试题是否受著作权保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取决于其独创性和表达形式。以下是关键分析点:1. 独创性要求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受保护。若试题的设计体现了命题者的独特选择、编排或创造性
    2025-08-08 1310浏览
  • 商标与著作权的保护费用因保护范围、申请方式、代理服务等因素差异较大,以下从不同维度展开说明: 一、商标保护费用1. 官方申请费(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标准) - 文字/图形商标:线下申请每类270元(限定10个商品/服务
    2025-08-07 5558浏览
  • 著作权法规定,词曲作为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其著作权归属需根据创作性质和法律关系判断:一、原创作者原则 1. 词曲作者自然享有原始著作权(《著作权法》第11条),包括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等精神权利,以及复制、
    2025-08-07 2417浏览
  • 栏目推荐
  • 产品是否受著作权保护取决于其是否符合著作权法的保护要件。根据中国《著作权法》及相关国际公约,以下几点是核心判断标准:1. 独创性要求 著作权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产品本身若为实用艺术品(如家具、灯
    2025-07-19 产品 5379浏览
  • 发明专利的保护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方案的独创性保护 发明专利保护的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需具备“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该技术方案必须是前所未有的(新颖性),
    2025-07-19 发明专利 5150浏览
  • 消费者利用商标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展开,涉及法律程序、举证责任和实际操作要点:1. 确认商标侵权事实 侵权形式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近似商标(《商标法》第57条)、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需收集侵权证
    2025-07-19 商标 1780浏览
  • 栏目热点
  • 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自申请日起20年。以下是相关要点及扩展知识:1. 保护期起算点:保护期从申请日(特許出願日)开始计算,而非授权日。若通过PCT途径进入日本,国际申请日视为国内申请日。2. 例外情况: - 药品/农化
  • 草稿受著作权保护吗

    查看详情

    草稿受著作权保护吗
  • 专利保护常识包括哪些内容

    查看详情

    专利保护常识包括哪些内容
  • 全站推荐
  • 网贷还不起是否涉嫌合同欺诈,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关键在于借款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以下从法律要件、常见情形及后果等方面分析: 一、合同欺诈的法律认定要件(依据《民法典》第148条)1.
    2025-07-25 4321浏览
  • 填写在职劳动能力鉴定表需严谨准确,需详细准确填写,否则会影响鉴定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以下为具体填写要点及相关知识扩展:1. 个人信息部分 - 姓名、性别、年龄:与一致,年龄需填写周岁。 - 号:必须核对无误
    2025-07-25 鉴定表 2559浏览
  • 单位犯罪中的负责人处理涉及刑法、司法解释及行政法规等多个层面,需根据具体情况追究法律责任。以下是处理的主要方式和依据:1. 刑事责任追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31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2025-07-25 9752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