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百科详情

我国专利法对哪些专利早期公开

2025-05-27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1808浏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我国对发明专利实行早期公开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我国专利法对哪些专利早期公开

1. 公开时间要求

发明专利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开,除非申请人明确要求提前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在《发明专利公报》及专利数据库中公布申请文件全文,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及附图等。

2. 公开内容范围

- 技术方案披露:公开的说明书需完整描述技术领域、背景、发明内容、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说明。

- 权利要求书:明确专利保护范围,公开申请人主张的法律保护边界。

- 生物材料保藏信息:涉及生物技术的申请需公开保藏机构及编号(如微生物菌种)。

3. 例外情形

- 保密审查: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的发明,经保密程序后可延迟公开或转为保密专利。

- 撤回或视为撤回:申请在公开前被撤回或未缴费视为撤回的,不予公开。

4. 公开的法律效力

- 临时保护:公开后至授权前,申请人可要求实施者支付适当费用。

- 现有技术抗辩:公开内容构成后续申请的现有技术,影响新颖性判断。

5. 国际申请(PCT)的特殊规则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若国际公开已包含中文译文,可直接作为国内公开依据;否则需补充翻译文件后公开。

6. 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的差异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适用早期公开制度,仅在授权后公告,但2021年修订的《专利法》引入外观设计国内优先权制度,优化了审查流程。

7. 公开后的程序衔接

- 实审请求期限:申请人需在申请日起3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否则视为撤回。

- 公众意见提交流程:任何人均可在公开后至授权前向专利局提交影响专利性的证据或意见。

8. 技术传播与商业影响

早期公开促进技术信息传播,便于企业规避侵权风险,同时可能引发专利布局策略调整(如加快后续申请或竞争性研发)。

9. 电子化公开平台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CNIPA)提供全文检索功能,公开文本包括XML、TIF等多种格式。

10. 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

我国1984年《专利法》首次引入早期公开制度,借鉴《巴黎公约》及国际惯例,平衡公众知情权与申请人权益,减少重复研发投入。

中文标点。

文章标签:专利法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中国中药专利的保护期根据专利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分: 1. 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中药领域常见的发明包括新药、制备工艺、药用新用途等。需注意,专利权人需在保护期内每年缴纳年费维持专利权有效。
    2025-08-01 3146浏览
  • 专利使用权转让的年限由双方协商约定,具体期限取决于专利类型、技术生命周期及合同条款。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1. 法律框架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专利权及使用权均可转让,但未硬性规定期限。
    2025-07-31 4612浏览
  • 专利申请成功后查不到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1. 官方数据库延迟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CNIPA官网)通常需要1-3周处理新授权专利数据。发明专利授权后需等待公报发布(每月固定公告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则通常在授权后
    2025-07-31 7988浏览
  • 专利的跨国保管和转让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律框架和实务操作,需综合考虑以下关键点:1. 法律基础 - 《巴黎公约》确立的优先权原则(12个月)和专利独立性原则,为跨国申请提供便利,但专利权的地域性决定了转让需逐国登
    2025-07-30 8126浏览
  • 栏目推荐
  • 商标申请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自行申请:申请人直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或线下窗口提交申请材料。需自行准备商标图样、商品/服务类别、申请人信息等文件,并熟悉《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规。适
    2025-07-18 商标 6639浏览
  • 我国著作权法主要采用大陆法系的著作权体系,同时融合了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和部分英美法系的实践经验。以下是具体特点和分析:1. 作者权体系(大陆法系传统) 以"作者权"为核心,强调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延伸,保护作者
    2025-07-18 著作权法 3459浏览
  • 专利法和专利制度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在法律体系和社会功能上存在不同的定位和作用范围。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二者的区别:1. 定义与内涵差异 专利法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规范,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规
    2025-07-18 专利法 4509浏览
  • 栏目热点
  • 版权和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法律实践中常被混用,但严格来说,版权(Copyright)更侧重经济权利,而著作权涵盖人身权与财产权。在中国,《著作权法》对二者实行一体化保护。以下是多维度保护策略:1.
  • 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算

    查看详情

    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算
  • 个人专利可以转让给个人吗

    查看详情

    个人专利可以转让给个人吗
  • 全站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于1982年8月23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198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商标法规,标志着我国商标保护制度进入法制化阶段。此后,商标法经历
    2025-08-16 6731浏览
  • 租赁合同没有法律效力时,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评估法律风险。以下是常见情况及处理方案:1. 合同主体不合法 - 若出租方无权处分租赁物(如转租未经原房东同意),合同可能无效。承租人可要求终止合同,并要
    2025-08-16 9613浏览
  • 死刑犯郭爽涉及的具体犯罪行为需根据司法判决书确认,但目前公开资料中未明确记载该姓名与重大刑事案件直接关联,可能存在同名混淆或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以下是中国刑法中可能涉及死刑的典型罪名及相关法律背景:1. 暴
    2025-08-16 536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