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条款是合同的核心内容,用于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以及相关约束条件。以下是常见的合同条款类型及其扩展说明:
1. 合同主体条款
明确合同各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需核实主体资格合法性,避免与无权代理方签约。
2. 标的条款
具体描述交易对象,如货物规格、服务内容、知识产权标的等。需清晰界定范围,避免歧义(如产品型号、技术参数)。
3. 数量与质量条款
数量需明确计量单位;质量可约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自定义验收标准,必要时附技术协议。
4. 价款与支付条款
包括金额、币种、支付方式(分期/一次性)、付款时间、发票开具条件等。跨境合同需约定汇率风险承担。
5. 履行期限与地点
明确时间节点(如交货期、服务周期)及履行地(如交货地点、项目实施地),逾期责任需具体化。
6. 违约责任条款
列举违约情形(如延迟履行、瑕疵履行)及对应后果(违约金、赔偿金、合同解除权)。违约金比例需符合法律上限(如中国合同法规定最高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
7. 争议解决条款
可选择仲裁(需约定仲裁机构及规则)或诉讼(明确管辖法院)。涉外合同可能涉及法律适用问题(如约定适用中国法律)。
8. 保密条款
约束商业秘密、技术信息的保护义务,包括保密期限(即使合同终止仍可能持续)、例外情形(如已公开信息)。
9. 不可抗力条款
定义不可抗力事件范围(如自然灾害、战争),规定通知义务、免责条件及合同终止后的处理方式。
10. 知识产权条款
常见于技术合同,约定成果归属(如委托开发中的专利权归属)、使用许可范围及侵权责任分担。
11. 合同变更与解除条款
规定变更需书面形式,解除条件可约定法定(如根本违约)或协商解除,注意提前通知期要求。
12. 通知与送达条款
列明联系方式、送达方式(如电子邮件、邮寄)及视为送达的条件(如邮件发出后3日)。
13. 其他常用条款
- 保证与承诺条款:声明各方签约合法性、无权利瑕疵。
- 税收与费用分担:明确税费承担主体(如“包税条款”需谨慎)。
- 合同生效条件:附条件或附期限生效的特殊约定。
- 完整性条款(Severability):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他条款效力。
- 留置权条款:债权人可扣押标的物直至债务清偿。
注意事项:
条款需符合《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显失公平条款可能被撤销。
涉外合同需考虑国际贸易术语(如FOB、CIF)及国际公约(如CISG)的适用性。
专业领域(如建筑工程、股权投资)可能有特殊条款要求(如“对赌协议”需合法性审查)。
合同起草时应结合交易背景、行业惯例及法律风险综合设计,必要时由律师参与审核。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