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合同债权抵销的法律依据及操作要点
一、法定抵销要件
1. 互负债务:双方需互负合法、有效的金钱或同种类标的物之债。例如,A公司欠B公司货款,B公司同时欠A公司服务费,且均为债务。
2. 标的物同种类:债务标的需为同种类(如均为货币、同品质货物),若种类不同需双方协商一致(合意抵销)。
3. 债务到期:主张抵销的债权需已届清偿期,但债务人可放弃期限利益,主动以未到期债权抵销对方已到期债务。
4. 无禁止性约定:合同或法律未明确禁止抵销(如侵权之债、抚养费等具有人身专属性的债务不得抵销)。
二、抵销的法律程序
1. 单方通知: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抵销权人需书面或口头通知对方,通知到达时生效,无需对方同意。
2. 附条件/期限限制:抵销不得附条件或期限,否则通知无效。
3. 异议处理:若对方对抵销效力有异议,可起诉确认抵销是否成立。
三、特殊情形处理
1. 企业破产中的抵销: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可主张抵销,但需符合《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限制(如破产申请受理后互负的债务不得抵销)。
2. 连带债务抵销:连带债务人之一可主张以债权人对自己的债权抵销其分担的债务份额,但不得损害其他债务人利益。
3. 涉外合同抵销:涉及不同币种的债务需约定汇率或按履行地市场汇率折算为同种货币。
四、实务注意事项
证据留存:保存债务凭证(合同、对账单、还款协议等),以证明债权真实性及金额。
部分抵销:允许就部分债权进行抵销,剩余债务仍需履行。
诉讼时效抗辩:主张抵销的债权若已过诉讼时效,对方可拒绝抵销。
五、风险防范
1. 审查债务属性:确认债务是否具有可抵销性,避免因违法抵销导致行为无效。
2. 税务处理:抵销可能涉及增值税、所得税等税务影响,需合规处理。
合同债权抵销是简化债务清偿的重要方式,但需严格遵循法定条件及程序,以避免法律风险。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结合个案情况制定方案。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