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以虚假陈述、隐瞒事实等手段欺骗他人,使对方在缔结、解释、履行或变更合同等民事法律行为中受到损失的行为。合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行为,追究合同诈骗罪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一、报案
被害人发现合同存在欺骗行为时,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将立案侦查。
二、调查取证
公安机关依法调查取证,查清合同欺骗的事实和证据。调查取证的手段包括询问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和证人,检查现场、抽取相关物证等。
三、刑事立案
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掌握到足够的证据,将依法立案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将拟定立案报告,报送检察机关批准刑事立案。
四、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收到立案报告后,将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将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情况,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五、审判
如果检察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案件将进入审判阶段。法院将组织开庭审理,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决。
六、执行判决
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判决有罪,法院将根据判决书的内容,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执行。执行程序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的财产,向被害人返还损失等。
此外,对于合同诈骗行为,被害人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究其经济赔偿责任。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损失。在民事诉讼中,被害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合同中存在欺骗行为及产生的经济损失。
总之,追究合同诈骗罪行需要通过报案、调查取证、刑事立案、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判决等程序进行。被害人还可以选择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究经济赔偿责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