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合同是指为达到非法目的、欺骗他人,而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方式签订的合同,违反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认定欺诈合同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签订合同需要双方诚实守信,如果一方通过虚假陈述、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不当利益,就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比如,卖房者故意隐瞒该房屋存在贷款、违规改建等问题,导致买房者在购买后承担了无法承受的风险和后果,这时就可以认定卖房者签订的合同是欺诈合同。
二、达到非法目的
若合同的签订目的不合法,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非法目的,则可以认定该合同为欺诈合同。比如,某公司为了获得某项政府招投标项目,对招投标文件作虚假记录和陈述,其获得的合同即具有欺诈性质。又如,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恶意设定不公平的条款,明知对方缺乏法律常识或者刻意隐瞒合同条款的真实含义,从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该合同也属于欺诈合同。
三、双方意思表示不一致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有一方对合同的真实情况虚假陈述或者隐瞒,导致合同内容与另一方约定不符,或对方对合同的真实情况存在误解,表示意思不一致,就可能认定该合同为欺诈合同。比如,员工入职前公司承诺发放年终奖金,但员工入职后被告知公司规定根本没有年终奖金制度,此时可以认定公司以虚假承诺的方式签订的合同是欺诈合同。
综上所述,欺诈合同至少需要满足以上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条件。所以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对方是否存在欺诈行为,要警惕违法违规情况的出现,避免因不当的合同签订而引起的纠纷和损失。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