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满终止是否有失业金,取决于是否满足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以下是关键要点及相关扩展:
1. 失业保险的基本条件
- 缴费时长: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是领取失业金的前提。若合同期满但缴费不足1年,则不符合资格。
-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合同终止需属于“非自愿失业”情形。若用人单位主动终止合同(如不续签),通常视为非自愿失业;但若员工主动辞职或不接受合理续约条件,则可能无法申领。
2. 合同终止的具体情形
- 用人单位不续签:符合非自愿失业条件,可申领失业金。需注意保留书面终止证明(如《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 协商一致终止:若双方协商解除合同,需明确协议中注明“非员工主动提出”,否则可能影响认定。
3. 失业金申领流程
- 办理失业登记:需在终止合同后60日内,携带、劳动合同、终止证明等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或通过线上平台(如“掌上12333”)登记。
- 审核与发放:审核通过后,按月发放失业金,最长不超过24个月(缴费满10年可延长)。
4. 其他延伸权益
- 医疗保险代缴:领取失业金期间,国家代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无需承担。
- 再就业支持:可免费参加职业培训或申请岗位推荐,部分地区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
5. 特殊情况说明
- 灵活就业人员:若合同期满后转为灵活就业并自行缴费,不影响未来失业金申领资格。
- 多地参保:需在最后参保地申领失业金,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
未满足条件的劳动者可考虑申请“失业补助金”(临时性政策,以地方通知为准)。具体细则建议咨询当地人社部门,因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化规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