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光伏合同条款需结合当地法律、行业惯例及项目特点拟定,以下为关键条款及扩展说明:
1. 合同主体与项目定义
明确双方信息:业主(购电方)与承包商(EPC或运维方)的全称、注册地址、联系方式。若涉及融资方或政府机构,需列明参与角色。
项目范围:详细规定光伏系统规模(如装机容量kWp)、技术参数(组件效率、逆变器型号)、安装位置(屋顶/地面)、并网电压等级等。可附加技术附件(如单线图、设备清单)。
适用法律:注明受新加坡《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及国际标准(如IEC 61730)约束,并明确纠纷管辖法院(通常为新加坡法院)。
2. 价格与支付条款
计价方式:总包固定价(适用于EPC合同)或度电价格(PPA模式)。若为PPA,需明确电价调整机制(如与通胀指数挂钩)。
付款节点:分阶段支付(预付款10%、设备到货30%、并网验收50%、质保金10%),并规定发票开具时间和支付延误的违约金(通常按日0.05%-0.1%计算)。
3. 工期与延误责任
关键日期:设备交付日、施工完成日、并试截止日。延迟条款需区分不可抗力(如台风、疫情)与承包商过失,后者可能按合同总额的5%-10%扣罚。
验收标准:引用新加坡能源局(EMA)的《光伏系统技术规范》,包括绝缘测试、发电效率测试(需达到设计值的95%以上)。
4. 性能保证与运维
发电量担保:承包商承诺首年发电量不低于理论值的90%,逐年衰减率不超过0.7%。未达标时按差额电费的1.5倍赔偿。
运维条款:定期巡检(每年至少4次)、组件清洗(雨季前后)、故障响应时间(48小时内到场)。建议约定AI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权限。
5. 风险分配与保险
设备风险:运输中损坏由供应商承担,安装后风险转移至业主。需投保安装工程一切险(含第三方责任险),保额不低于合同价的110%。
自然风险:新加坡多雷雨,合同需规定防雷系统验收标准及雷击损坏的应急处理流程。
6. 违约责任与终止
严重违约情形:承包商逾期超60天、发电量连续3年不达标;业主拖欠付款超90天。解约方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并赔偿对方直接损失。
终止补偿:若因政策变化(如补贴取消)终止,业主需支付承包商已完成工作的成本+合理利润(通常为15%-20%)。
7. 法律特殊要求
并网审批:注明承包商负责向SP Group申请并网许可,费用分摊方式(如业主承担申请费,承包商承担改造费)。
数据合规:依据新加坡《个人信息保护法》(PDPA),若系统采集用户用电数据,需在合同中明确数据处理权限及保密义务。
8. 争议解决
仲裁条款:建议选择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管辖,约定英语为仲裁语言,缩短流程至6-9个月。涉及小额纠纷可先通过新加坡调解中心(SMC)调解。
光伏合同需根据项目类型(居民屋顶、工商业分布式、大型地面电站)调整条款侧重点。例如,居民项目需强调安全免责(如屋顶漏水责任划分),工商业项目需增加电费结算的增值税条款(新加坡现行税率为8%)。合同签署前应由本地律师审核,确保符合2023年最新修订的《建筑管制法》中关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安装规范。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