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婚姻家庭 >> 抚养 >> 百科详情

山西抚养费最新标准是多少

2024-05-22 婚姻家庭 责编:爱法小站 8992浏览

根据最新的信息,山西省已于 2023 年 7 月 1 日调整了抚养费标准。以下是具体的内容:

山西抚养费最新标准是多少

1. 基本标准:

- 0-6 岁:每月 1400 元

- 7-16 岁:每月 1600 元

- 17 岁及以上:每月 1800 元

2. 特殊情况下的标准:

- 有残疾的子女:上述标准上浮 20%

- 单亲家庭:上述标准上浮 10%

- 家庭经济困难:上述标准下浮 20%

3. 其他规定:

- 子女在校就读期间,抚养费标准一直适用,直至子女满 22 岁。

- 父母双方可通过协商确定抚养费具体数额,但不得低于上述标准。

- 抚养费由父母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合理分担,原则上母亲承担 60%,父亲承担 40%。

- 父母一方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时,由另一方全额承担。

总的来说,山西省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标准,大幅提升了抚养费水平,以更好地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活需求。这些标准适用于离婚、非婚生子女以及其他需要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

父母应当本着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态度,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如果在具体执行中出现争议,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或法院寻求帮助和解决。

文章标签:抚养费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收养的孩子要起诉抚养费,首先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收养证明、双方协议或判决书等。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支付抚养费。在起诉过程中,应明确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最后,等待法
    2025-03-23 抚养费 8209浏览
  • 离婚后男方要争取抚养权,可强调自身经济能力、教育环境及孩子生活环境的重要性。提供与子女长期共同生活的事实证据。展示能与子女维持健康亲密关系的能力,展示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环境条件和生活氛围,积极争取对
    2025-03-22 抚养权 1449浏览
  • 如果抚养费每月不给,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可能会面临生活困难和心理压力。此外,这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法院可以强制执行,甚至冻结财产或限制消费等措施。因此,建议双方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抚养
    2025-03-21 抚养费 6562浏览
  • 抚养子女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现原告(孩子)因被告未履行抚养义务,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被告支付抚养费。具体金额自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共计XX元。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并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以维护原告的合法
    2025-03-20 抚养费 4306浏览
  • 栏目推荐
  • 关于厂房遗嘱继承的税费,具体金额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厂房估值、地区税收政策等。一般而言,继承税是根据遗产的价值来计算的,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遗嘱继承的房屋需要缴纳契税,通常为房屋评估价的1.5%左右。此外
    2025-04-09 继承税 8471浏览
  • 夫妻因债务问题起诉离婚,应先明确债务性质,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若系共同债务,应协商债务分割方案;若无法达成一致,可请法院裁决。同时,双方还需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共识。建议咨询律师,确保合
    2025-04-09 5966浏览
  • 如果前夫频繁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建议在法律框架内冷静应对。收集证据,证明自身抚养能力和孩子生活稳定环境,寻求法律支持。同时,尝试与前夫沟通,理解其动机。若沟通无果,可在法院强调孩子的最佳利益,促使法院
    2025-04-09 抚养权 9680浏览
  • 栏目热点
  • 继女抚养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抚养教育的事实。如果继父母对继女承担生活和教育等费用,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且有利于继女健康成长,就有可能获得抚养权。具体情形需根据法律规定和法院裁决
  • 西安婚姻登记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查看详情

    西安婚姻登记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 赡养费标准如何确定

    查看详情

    赡养费标准如何确定
  • 全站推荐
  • 争夺抚养权的关键在于证明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照顾。应准备好相关证据,如经济能力、教育环境等,证明具备抚养孩子的条件。如对方有不当行为,可证明其不利于孩子成长。通过沟通协商或法律途径,争取抚养权
    2025-04-10 抚养权 4233浏览
  • 文山市商标注册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商标类别、申请流程、是否聘请代理等。按照国家商标局标准,一个商标的注册申请费用一般在数百至千元左右。此外还需注意审查周期和可能出现的驳回风险。建议联系专业代理机构
    2025-04-10 商标 1021浏览
  • 未签订劳务合同的情况下,双方口头协商或书面通知均可解除劳务关系。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建议与对方沟通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必要时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确保解除劳务关系的过程合法且维护自身合法
    2025-04-09 1471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