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的刑法罪名包括以下几种:
1. 诈骗罪(第266条)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欺骗方法,使他人错误地认识事实而导致他人财物损失的行为。诈骗罪的主要构成要件包括:
(1) 主观方面要求故意;
(2) 客观方面要有欺骗行为,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导致他人财产损失;
(3) 结果是他人财产损失。
诈骗罪的处罚根据数额的多寡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或死刑不等。
2. 金融诈骗罪(第192条)
金融诈骗罪是指在从事金融活动中采取各种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其主要特点包括:
(1) 行为人从事金融活动;
(2) 采取各种欺骗手段;
(3) 结果是骗取他人财物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金融诈骗罪的处罚根据数额的多寡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
3. 保险诈骗罪(第194条)
保险诈骗罪指在保险活动中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保险金或者非法占有保险赔款的行为。包括以下要件:
(1) 行为人从事保险活动;
(2) 采取欺骗手段;
(3) 结果是骗取保险金或非法占有保险赔款。
保险诈骗罪的处罚根据数额的多寡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
4. 信用卡诈骗罪(第224条)
信用卡诈骗罪指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信用卡,骗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包括以下要件:
(1) 行为人伪造、变造或盗用信用卡;
(2) 目的是骗取他人财物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罚根据数额的多寡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
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205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指开具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包括以下要件:
(1) 开具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 目的是骗取出口退税或抵扣税款。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处罚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
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罪名,如假冒有价证券罪、套取政府性资金罪等,都属于诈骗行为的类型。总体来说,诈骗犯罪在我国刑法中都受到严厉打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