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无期徒刑是我国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它的法定刑期没有上限,但是有明确的下限。
具体来说,《刑法》第50条规定,无期徒刑是指不确定的有期徒刑,即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最低服刑期限为十五年。这意味着,一旦被判处无期徒刑,被判刑人必须至少服满十五年的刑期,之后才可能获得减刑或假释。
无期徒刑的设置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彰显对严重犯罪行为的最高惩罚。无期徒刑是针对那些危害社会极其严重、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犯罪分子实施的最严厉的刑罚,体现了国家对此类犯罪行为的坚决打击和严惩不贷的态度。
2. 保护社会公众安全。对于那些犯有极其严重罪行的犯罪分子,通过判处无期徒刑的方式将其长期隔离在社会之外,从而切断其继续危害社会公众安全的可能性。
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无期徒刑体现了社会对于严重犯罪行为的强烈谴责和惩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信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无期徒刑有最低15年的服刑期限,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仍有可能获得减刑或者假释。《刑法》第81条规定,对于服刑满15年的无期徒刑罪犯,如果确有真诚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经过评估可以提请减刑。而对于服刑满20年的无期徒刑罪犯,如果确实符合假释条件,也可以申请假释。
总之,无期徒刑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最为严厉的刑罚之一,它的适用旨在惩治最严重的犯罪分子,保护社会公众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尽管无期徒刑的法定刑期没有上限,但是被判处此种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仍然可以获得减刑或假释的机会,这也反映了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人性化特点。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