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教科书的最后一页通常会使用与正文一致的印刷字体,常见选择包括:
1. 宋体:最普遍的法律文本印刷字体,因印刷适应性强、笔划清晰,尤其适用于严肃法律文本。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文件也多用宋体。
2. 仿宋:部分学术著作在附录或后记使用仿宋体,体现庄重与学术规范的平衡,国家机关公文标准(GB/T 9704-2012)中仿宋GB2312是法定公文正文字体。
3. 黑体:用于强调章节标题或版权声明,例如出版社信息、ISBN条码下方的版权文字常用粗黑体。
4. 楷体:少数版本在编后记等非正式内容中使用,体现手写体的人文感,但法律正文严格禁用。
扩展知识:
法律文本对字体有严格规范,《立法技术规范》规定法律单行本正文必须用宋体三号字,司法解释多用仿宋GB2312三号。
出版社层面,法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常用Bookman Old Style、Times New Roman等西文字体搭配中文宋体。
电子版刑法典多采用方正书宋、华文宋体等屏幕优化字体,纸质版则多用汉仪字库或中易字库的法定字体。
关于版式细节:
最后一页若含防伪水印可能采用专色印刷;
条码区域使用OCR-B等机器识别字体;
版权页字号通常比正文小一号(如正文五号则版权页用六号)。
法律文本字体选择的核心原则是保证严肃性、统一性和可辨识性,这与民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出版物基本一致。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