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发生高空坠物伤害他人的案件,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才能构成《刑法》规定的相关罪名:
1. 高空坠落距离
在刑法中,对于高空坠物的定义是指从离地面8米以上的高度坠落的物体。也就是说,如果物体的坠落距离在8米以下,则不会构成高空坠物的刑法认定。
2. 致人伤害
高空坠物不仅要从8米以上的高度坠落,还必须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如果仅仅造成财产损失,而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则不构成相关的刑事犯罪。
3. 主观过错
对于高空坠物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行为人必须具有一定的主观过错,即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如果属于单纯的意外事故,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则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以上要件,在《刑法》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罪名:
1. 过失致人死亡罪
如果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死亡,行为人存在重大过失,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该罪名的法定刑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
2. 过失致人重伤罪
如果高空坠物造成他人重伤,行为人存在重大过失,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的过失致人重伤罪。该罪名的法定刑为 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过失破坏罪
如果高空坠物造成财产损失,行为人存在重大过失,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过失破坏罪。该罪名的法定刑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罪名都是过失犯罪,如果行为人存在故意,则可能构成故意罪、故意伤害罪等更严重的罪名。
此外,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发生高空坠物伤害事故的行为人也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害人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等民事法律规定,向行为人主张赔偿损失。
综上所述,刑法上对于高空坠物造成他人伤害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坠落距离、造成结果、主观过错等要素。只有同时具备上述要件,才可能构成相应的刑事犯罪。同时,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行为人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