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百科详情

著作权发表权保护期限为几年

2025-06-04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4513浏览

著作权中的发表权保护期限因作品类型和著作权人性质而异,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

著作权发表权保护期限为几年

1. 一般情况下

自然人的作品,发表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若为合作作品,保护期计算以最后一位去世作者为准。

2. 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作品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如职务作品),发表权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若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则保护期截止于创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3. 特殊作品类型

- 视听作品:保护期与法人作品相同(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则创作完成后50年)。

-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护期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但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自然人保护规则。

4. 国际条约衔接

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对外国作品的保护期遵循“国民待遇原则”,与本国作品一致。

扩展知识:

发表权属于著作人身权,但与财产权保护期同步,不同于署名权、修改权等永久保护的权利。

保护期届满后,作品进入公有领域,但原作者精神权利(如署名权)仍受永久保护。

计算保护期时需注意“首次发表”的认定标准,通常指作品首次公之于众的合法行为。

需注意,2020年《著作权法》修订未调整保护期限,但新增了惩罚性赔偿等配套制度以强化保护。

文章标签:发表权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非法作品是否受著作权保护是一个涉及法律、和知识产权理论的复杂问题。根据中国《著作权法》及相关国际公约,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 作品合法性前提 中国《著作权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
    2025-08-04 4932浏览
  • 著作权法对笔名作品的保护与实名作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无论是实名还是笔名(假名)创作,只要作品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即自动获得著作
    2025-08-03 9028浏览
  • 著作权法是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在于保护创作者权益与促进文化传播的平衡。以下是对著作权法内容的系统概括:1. 保护对象 明确保护具有独创性并能
    2025-08-03 2689浏览
  • 著作权法的出台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复制与传播技术迅速发展,19世纪印刷术的普及使现象泛滥,创作者权益缺乏保障。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激励机
    2025-08-02 1081浏览
  • 栏目推荐
  • 商标法是一个跨学科的法学专业课程,主要归属于知识产权法学领域,同时涉及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及国际法学等多个法学分支。其核心内容聚焦于商标权的取得、保护、行使及侵权救济等法律问题,是市场经济法治
    2025-07-25 商标法 7475浏览
  • 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涵盖以下内容:1. 文字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论文、报告等以文字形式表达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均受保护。2. 口述作品:即即兴的演讲、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创作,需具备独
    2025-07-25 著作权法 6674浏览
  • 个人专利技术转让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专利技术评估与准备 明确专利的法律状态(如是否授权、有效期内)、技术价值及市场潜力。需核对专利证书、年费缴纳记录,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估或法律尽职调查。
    2025-07-25 专利技术转让 9756浏览
  • 栏目热点
  • 申请著作权法保护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1. 确认作品的独创性与可保护性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创作成果,包括文字、音乐、美术、摄影、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体现一定的创造
  • 作者怎么保护著作权人

    查看详情

    作者怎么保护著作权人
  • 专利申请的要点有哪些内容

    查看详情

    专利申请的要点有哪些内容
  • 全站推荐
  • 劳动纠纷案件的时效性问题主要涉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1. 普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
    2025-08-06 1016浏览
  • 认定共同犯罪的故意,需结合主客观要件,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1. 主观故意的共同性 共同犯罪的故意要求各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联络(也称"犯罪合意"),包括: - 认识因素:明知自己与他人配合
    2025-08-06 4563浏览
  • 在中国大陆,婚前财产协议可以依据《民法典》第1065条进行约定,确保双方财产归属明晰。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及相关扩展知识:1. 书面形式要求婚前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确认。若涉及房产、股权等需要登记的财产
    2025-08-06 102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