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发明专利法 >> 百科列表
分类
TAG
知识产权法
  • 中国专利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下是中国专利法的大致发展历程:1. 1950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条例》,这是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规。该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
    2024-06-20 专利法 1773浏览
  • 中国专利法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发明创造,促进技术进步中国专利法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发明人和设计人的知识产权,鼓励和推动技术创新。专利制度通过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一定时期的排他性权利,使其能够从自己
    2024-06-20 专利法 5310浏览
  • 是的,香港的专利受专利法保护。香港的专利制度建立在《香港法例》第514章《专利条例》的基础之上,该条例规定了授予专利权的条件、程序、权利及其维持、转让和执行等方面的内容。香港的专利制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发明专
    2024-06-19 专利法 5048浏览
  • 以下是一些专利法领域的外国著作,篇幅较长超过 800 字:1. "Patent Law and Theory: 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编辑:Toshiko Takenaka 这是一部综合性的专利法研究手册,涵盖了专利法的各个方面,包括专利的获得、保护范围、侵权等,同时也
    2024-06-19 专利法 8169浏览
  • 专利法中的实用新型是一种特殊的专利权类型,它与发明专利有以下主要区别:1. 申请条件相对较低: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创造性水平相对较低,只需要达到 "具有实用性"的标准,而不需要像发明专利那样达到"创造性"的更高标准。
    2024-06-18 专利法 4168浏览
  • 中国专利法的沿革:1.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规。该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专利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2. 1984年4月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2024-06-18 专利法 5545浏览
  • 专利法对公开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1. 明示公开和隐含公开专利法将公开分为明示公开和隐含公开两种形式。明示公开是指在专利申请文件、已公开的专利文献或其他刊物中直接描述了该技术方案的全部内容。隐含公开则是指虽
    2024-06-18 专利法 3896浏览
  • 专利法实训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1. 提高专利意识和专利技能: - 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专利制度的重要性和专利申请的流程,培养学生的专利意识。 - 掌握专利检索、专利撰写、专利申请等专业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
    2024-06-17 专利法 8954浏览
  • 发明专利是可以进行转让的,现行法律法规中仍有相关规定。以下是一个 800 字左右的详细介绍:发明专利的转让是指专利权人将其专利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行为。这是专利权人依法享有的重要权利之一,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的
    2024-06-17 专利法 1053浏览
  • 专利法在民法典中的规定主要位于第五编知识产权法中。具体来说:1. 总则部分(第一章) -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至第八条) - 第二节 专利权 (第九条至第十六条) - 第三节 专利申请 (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七条) - 第四节 专利权的授
    2024-06-17 专利法 7293浏览
  • 首页
  • 上一页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下一页
  • 尾页
  • 栏目推荐
  • 在中国,商标注册从提交申请到最终下证通常需要9-12个月,具体时间受以下因素影响: 1. 形式审查阶段(1-2个月) 商标局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材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若材料合格,会下发《受理通知书
    2025-07-26 2871浏览
  • 教材内容是否受著作权保护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主要涉及以下法律要点:1. 著作权法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教材作为文字作品或汇编作品,只要具有独创性(如内容编排、知识表述方式的独创设计
    2025-07-26 教材 6323浏览
  • 我国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以下是相关要点及扩展内容:1.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
    2025-07-26 4313浏览
  • 栏目热点
  • 著作权法中的"不保护对象"是指虽具有创作性但不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的特定内容。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第五条及司法实践,主要包含以下类型:一、法律排除保护的客体1. 官方文件及其正式译本包括法律、法规、国家机关决议
  • 专利权无偿转让怎么写合同

    查看详情

    专利权无偿转让怎么写合同
  • 商标法为什么保留行政救济

    查看详情

    商标法为什么保留行政救济
  • 全站推荐
  • 合同欺诈是否追究股东责任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主要取决于股东在欺诈行为中的参与程度、公司法律架构以及适用法律。以下是关键要点: 1. 股东直接参与欺诈 若股东主动策划、实施或明知合同欺诈而提供协助(如伪造文
    2025-07-26 3034浏览
  • 要确定工伤认定是否正在进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进行确认:1. 用人单位通知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已提交申请,用人单位通常会告知员工受理进度
    2025-07-26 9364浏览
  • 共同犯罪的归责原则是指在多人共同实施犯罪时,如何认定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则。我国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 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人的行为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使只实施
    2025-07-26 557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