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主张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履行请求权
履行请求权是合同债权人最基本的权利,即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应尽的义务。这包括要求债务付标的物、支付价款或报酬、提供劳务或服务等。履行请求权是合同债权的核心内容,是债权人的主要追偿方式。
履行请求权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双方自愿履行,即债务人主动按期履行合同义务;二是通过司法救济,即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债务人拒绝履行或者逾期履行,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
2. 损害赔偿请求权
当债务人未能按期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时,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赔偿相应的损害。损害赔偿请求权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两种类型。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债务人违约而使债权人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如为替代履行而支付的额外费用、为保护标的物而发生的费用等。可得利益损失则是指因违约而使债权人丧失了本应获得的利益,如预期收益等。
债权人可以根据实际损失的情况,向法院主张相应的赔偿。法院在判决时一般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3. 违约金请求权
合同中常会约定违约金条款,即当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违约金请求权就是债权人依据合同约定,要求债务人支付违约金的权利。
违约金的性质可以是赔偿性质,也可以是惩罚性质。赔偿性违约金旨在补偿债权人的实际损失,而惩罚性违约金则主要起到警示和制裁违约行为的作用。不论哪种性质,违约金请求权都是合同债权人重要的救济手段。
4. 解除合同请求权
当合同的履行遭遇严重障碍,或者一方当事人的行为严重违背合同precision时,合同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解除合同请求权是指债权人向法院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已经履行的部分或者赔偿损失的权利。
解除合同的前提是合同的根本性违约或者情势变更,不是任何违约行为都可以导致合同解除。解除合同后,通常需要双方进行清算,即返还已经履行的部分,或者进行损失赔偿。
5. 追索权
当标的物遭受第三人侵害时,合同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追索。这种追索权一般发生在所有权型合同中,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
比如买受人如果发现买卖标的物存在瑕疵或者被第三人侵害,可以要求卖方采取措施进行追索。如果卖方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买受人可以自行进行追索,并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合同债权主张的主要形式。合同债权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权利主张,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